缩略图

新课标下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

作者

胡可立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313018

引言

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高中阶段重视体育学科教育,坚持“健康第一”教育原则,引导学生在体育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培养运动习惯。高中时期的学生喜爱挑战新鲜事物,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为学生搭建挑战性、趣味性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锻炼身体,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由于高中时期的学习任务紧,学习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加上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打破常规,在别开生面的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一、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游戏教学融入高中体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筛选游戏类型与内容,匹配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教师要通过游戏构建起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学习中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提升运动技能 [1]。学生作为体育活动参与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的高中体育教学,通过游戏营造人人参与良好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教学目标落地。

体育以竞技性和挑战性为主要特征,不同的运动项目使用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有所差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环境,增强运动训练效果。比如在篮球教学中,篮球场地面要平整,标线清晰。比如在攀岩教学中,防护措施要到位,保证学生安全。基于学生数量,查看运动器材数量和质量,确保学生充分参与训练,避免器材,场地等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意外损伤。在充足的备课中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学生安全。

二、合理引导游戏,保证教学落实

高中体育多数按照班级单位开展集体授课,面对性格、体力、能力存在差异大众多学生,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单向输出,教学内容在难度上没有差异。缺乏学生参与的体育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融合游戏元素在课堂上,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参与游戏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保证学习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表现,给予合理引导。通过任务驱动方式明确合作学习内容与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设计运球绕杆游戏,邀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在组内,组长根据小组成员差异排兵布阵,确定队员的顺序。通过游戏活动,教师了解学生运球学习水平,给予针对性指导。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心理提高学生参与意愿,增强运球技巧。

三、精选游戏类型,激发学习热情

游戏教学法应用的实质是增强学生运动素养,在多种类型游戏中,教师要做好游戏的筛选和活动设计,既要凸显游戏娱乐性,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学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教师设计技能挑战游戏,在趣味性游戏中丰富技能训练形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巧。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设计运球技巧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不同运球方式,尽可能不让篮球脱手。比如在投篮技巧游戏中,教师设计不同距离的篮筐和投篮点,根据投篮距离的远近统计得分。学生按照由易到难项目挑战自我,收获成就感。

传统体育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带有单一性和枯燥性,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教师设计趣味运动游戏,融合多种要素在训练中[2]。比如在花式跳绳教学中,教师配合跳绳的节奏播放动感音乐,学生伴随音乐调整跳绳的速度,增强耐力和协调性。体育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释放压力,教师基于常规教学内容设计竞赛类游戏和娱乐性活动,给予学生自由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在热身环节,教师设计“大脚板”游戏,学生自由组合成为五人小分队,两个人的脚接触,看哪个队连接的长度最长。这个游戏十分考验学生的柔韧度和协调性,也能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学习趣味性。

四、及时效果评价,增强教学实效

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具有诊断、指导、反馈等功能。在高中体育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发挥评价作用,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游戏化课堂模式,教师完善制定评价标准,细化评价流程,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价,促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潜能,在激励性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保持高度一致性,教师融合核心素养在评价标准中,促使学生对预期目标和个人差距之间形成清晰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游戏活动中的态度、表现、行为、情感等要素,形成全面的学习评估。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看到学生的每个微小进步和努力程度,通过评价量化表以及口头、书面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导学生针对性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广发体育教学工作者直面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游戏教学法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与活力。教师在游戏化环境下搭建多样性体育活动,渗透体育运动知识与方法,促使学生在感知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形成良好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乐年 , 沈燕萍 . 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J]. 学周刊 ,2025,(11):149- 151.DOI:10.16657/j.cnki.issn1673- 9132.2025.11.050.

[2] 石华 . 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2,(35):60-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