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阳区青梗菜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作者

江锟 吴娟娟 方旭 肖芳玉 李正美 廖雪聪

1. 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 福建南平 3542002. 南平市种子管理站 福建南平 3542003. 南平市建阳区晓富种子有限公司 福建南平 354200

关键词:青梗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青梗菜作为绿叶蔬菜的主要种类,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不结球白菜亚种,因生长周期短,采收期灵活,复种指数高且适应性广,在建阳区广泛栽培,是“菜篮子”工程中重要的速生叶菜作物,在调节蔬菜季节性供求平衡、合理对接蔬菜种植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增加种植户收入等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阳区地处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短夏长,雨季集中,光热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蔬菜种植基础。本试验旨在通过开展不同品种青梗菜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建阳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青梗菜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永青 23 号、永青 40 号、永青 80 号、菁优 9 号、菁优 17 号、菁优 24 号、菁优 26 号、菁优108 号、清江白。

1.2 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的特色绿叶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供试地块为沙壤土,2023 年前作种植玳玳花,2024 年前作种植空心菜,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共设 9 个处理,每个品种为 1 个处理,以清江白为对照(CK),小区面积 10 ㎡,连续 2 年采取简单对比试验,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基地田间管理按照当地绿叶蔬菜生产规范进行,各处理操作一致。

1.4 数据记录与方法

1.4.1 生长期观察

详细记录各品种的播种期、出苗期、间苗期和收获期,计算生长期天数,观察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表现,包括植株形态、叶片颜色和大小等。

1.4.2 农艺性状观察

对各品种的商品性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株型、叶色、叶柄颜色、光泽度、紧凑度、单株重等外观指标,以及耐湿性、抗病性等生长特性。评价标准分为好、中、差三档,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对各品种的商品性作出客观评价。

1.4.3 产量测定

收获期对各试验小区进行产量测定。每个小区随机选取多个样点,测定样点的蔬菜产量,计算小区平均产量,再根据小区面积换算成 666.7 ㎡产量。

1.4.4 数据处理分析

采用 Excel 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数据,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期

2023 年试验品种于9 月27 日播种,10 月1 日出苗,10 月11 日间苗,11 月10 采收测产,生长期44 天;2024 年试验品种于10 月15 日播种,10 月18 日出苗,10 月28 日间苗,11 月30 日采收测产,生长期45 天。

2.2 农艺性状表现

由表1 可知,青梗菜部分品种种植表现好,具体表现为耐湿性强,抗病性强,单株重量大,株型直立或束腰,节间短,株型紧凑,叶片深绿或绿色,叶柄浅绿或绿色,光泽度好,商品性佳,如菁优 9 号、菁优 26 号、菁优 108 号。其它品种表现各异,如永青 80 号在 2024 年播种试验中表现较好,在 2023 年播种试验中商品性中等;菁优 24 号在 2024 年播种试验中表现较好,在 2023 年播种试验中商品性和抗病性表现中等。

表1 青梗菜新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2.3 产量表现

由表 2 可知,部分青梗菜品种具有高产优势。两年平均产量居首的是菁优 9 号,平均 666.7 ㎡产量 2206.8kg,比对照清江白增产32.9% ;其次是永青 80 号,平均 666.7 ㎡产量 2057.2kg ,比对照清江白增产 23.9% ;再次是菁优 24 号,平均 666.7 ㎡产量 1956.8kg,比对照清江白增产 17.9% ;其它品种表现各异,部分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品种,如永青 40 号,平均 666.7 ㎡产量 1470.05kg ,比对照清江白减产14% 。

表2 青梗菜新品种产量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菁优 9 号在两年播种试验中,其产量、商品性、耐湿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优势明显,是推广应用潜力较大的青梗菜品种。永青80 号、菁优 24 号、菁优 26 号、菁优 108 号在产量或商品性等方面也有较好表现,可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其他品种如永青23 号、菁优17 号等在产量或商品性方面也有一定表现,可作为后备品种继续观察试验。永青 40 号在两年播种试验中商品性一般,耐湿性和抗病性较差、产量表现较差,不适宜在建阳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江萍, 林偲妍, 曹萍, 等. 福州地区绿叶蔬菜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24(20):58-61

作者简介:江锟(1988.12-)男,汉族,建阳,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方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