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怀中助力行为习惯培养的团体辅导应用研究

作者

辛海燕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小学165472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小学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小学留守儿童规模庞大,他们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如在学习习惯上,可能出现作业不按时完成、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生活习惯上,存在个人卫生较差、自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在心理方面,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人教版教材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内容涵盖了丰富的德育、心理教育素材,为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团体辅导在心理关怀中助力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与心理现状分析

(一)行为习惯现状

通过对部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学习习惯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辅导,约 40% 的留守儿童存在作业拖延、抄袭的现象,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的比例高达 50% 。在生活习惯方面,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做到按时作息,个人卫生意识淡薄,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不会自己整理衣物、打扫房间。在社会行为习惯上,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在与同学交往中容易产生冲突。

(二)心理现状

心理方面,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缺乏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调查显示,约 35% 的留守儿童表示经常感到孤独, 25% 的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心理。此外,部分留守儿童还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留守儿童当下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方面,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教育,祖辈监护往往存在溺爱或监管不力的情况;学校方面,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一位留守儿童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展不足;社会方面,不良文化的传播、农村社区缺乏适合儿童活动的场所和资源等,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团体辅导在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关怀与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价值

(一)团体辅导的概念与特点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具有感染力强、效率高、效果容易巩固等特点。在团体中,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新的认知和启发,同时团体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增强成员改变的动力和信心。

(二)团体辅导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优势

对于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团体辅导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团体辅导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社交环境,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缓解孤独感和自卑感。在团体中,他们可以感受到同伴的理解和接纳,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团体辅导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自我管理训练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此外,团体辅导还可以利用团体动力,激发留守儿童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三、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小学留守儿童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一)辅导目标确定

短期目标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自卑等不良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长期目标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辅导内容设计

结合语文教材的情感体验与表达:选取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描写亲情、友情、成长等主题的课文,如《背影》《难忘的一课》等,通过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内心的感受,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缓解孤独感。依据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文明礼仪、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设计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例如,通过模拟学校生活中的场景,让留守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能力。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数学游戏和任务,如数学竞赛、数学谜题解决等。在活动过程中,培养留守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习惯。

(三)辅导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辅导方法和形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实践操作法等。例如,在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时,运用角色扮演法让留守儿童亲身体验不同行为带来的后果;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时,通过合作游戏让他们感受团队的力量。同时,将团体辅导活动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团体辅导课程,组织主题活动和实践项目,增强辅导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四)辅导实施步骤

在准备阶段,确定辅导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况;组建辅导团队,对辅导教师进行培训;根据辅导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人教版教材内容,设计详细的辅导方案;准备辅导所需的场地、材料和设备。在实施阶段,按照辅导方案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每次活动时长控制在 45-60 分钟左右。在活动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表现,及时给予引导和反馈,营造积极、和谐的团体氛围。在总结评估阶段,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个案追踪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收集留守儿童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分析辅导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辅导工作提供改进依据。

四、结束语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团体辅导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团体辅导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和成长环境,在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情感表达、行为改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婷皮美 , 石智雷 .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J]. 西北人口 ,2021,42(04):31- 43.

[2] 刘红艳 , 常芳 , 岳爱 , 王欢 .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 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15(02):161- 174+192.

[3] 杨通华 , 魏杰 , 刘平 , 张胜洪 , 郑勤妮 , 何飞 .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24(02):285-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