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合作对提高小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作者

梁雪 初琦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0

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校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视角与方法,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力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家庭是学生思想启蒙的第一课堂,学校则是系统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家校紧密结合,有助于在多元环境中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与价值观,使其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成长与锤炼。

一、提高小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引领,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稳定与繁荣。在小学生阶段,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塑造中,培养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这个阶段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期,价值观的早期导向将直接影响孩子们日后的成长轨迹。学校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思政教育也需同步进行,让学生从小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信和责任感等核心价值。通过在日常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们将更加懂得社会责任与自我成长的关系,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二)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和思想观念愈加多元化,小学生正处于接触社会各类信息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普及,使得孩子们在未经筛选的情况下接触到各种价值观念。部分信息可能带有误导性或负面倾向,容易对孩子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 [1]。因此,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加强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家校合作,及时发现孩子接触到的不良信息并进行有效引导,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确保学生在健康的思想指导下成长。

二、实施家校合作提高小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创新家校沟通机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家校合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沟通。传统的家校联系形式往往局限于定期家长会或纸质通知,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互动性较差。创新沟通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反馈。通过线上平台,学校和家长可以随时共享教育资源、交流学生动态、商讨教育策略,形成双向互动、持续发展的沟通渠道。这样能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意识,还能提高教育决策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确保思政教育的精准实施。

例如,小学的思政教育项目中,学校通过搭建线上家校平台,实现了高效的沟通与互动。每周,教师会在平台发布本周的思政教育主题与活动内容,家长可以实时查看并参与到孩子的思政学习中。比如,在一次“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了“诚信故事分享”任务。家长通过平台反馈孩子的理解与参与情况,教师也会在平台上进行及时点评和指导。这样的互动增强了家长对思政教育的参与感,也让孩子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更深刻的价值观认同。通过这种创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孩子们的思政教育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促进。

(二)优化家校合作的运行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家校合作的成功依赖于双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校和家庭各自拥有不同的教育优势,通过协同机制的优化,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双方的潜力。学校可以将专业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计与家庭的实践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这一过程不限于信息交流,还包括知识、经验和情感的双向流动。通过优化协同机制,家校合作不再是单向的教育输出,而是形成资源的有效共享,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发展。

例如,小学的“德育课程”中,学校与家长共同推动了资源共享与协同机制的优化。每月,教师会组织一次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家庭实践活动,如“我的家风”主题展示。家长通过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孩子理解家庭的价值观,并将这些家庭实践带到课堂中,分享给全班同学。学校则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家庭和学校各自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家长与学校形成了教育目标一致的合力。孩子们在家庭和学校双重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认知得到了更全面的培养,实效性大大提升。

(三)围绕家校合作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参与热情

家校合作的成功离不开积极的参与动能。要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2]。这一机制能够调动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的热情,确保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通过设立奖项和荣誉,激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思政教育活动,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与此同时,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够让家长和学生看到教育成果的反馈,产生正向循环的效果。建立奖惩机制,既能激发家长的教育积极性,也有助于确保家校合作持续有效地推进。

例如,小学的思政教育实践中,学校建立了家校合作的奖惩机制,促进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在“诚实守信”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设立了“诚实小先锋”奖项,表彰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诚信的学生。家长通过平台上传孩子的诚信表现,学校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每学期末,学校会评选出“最佳家校合作奖”,奖励那些与学校紧密合作、在家中积极实践思政教育的家庭。通过这样的奖惩机制,家长的参与热情得到了激发,孩子们也在积极的反馈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价值观。家校合作的良性互动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正向激励中成长。

结论:家校合作在提高小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建立创新的沟通机制、优化协同合作与资源共享,家校双方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全面成长。奖惩机制的引导则能激发家长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持续互动和正向反馈。家校携手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健康、稳定的思想教育环境,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冬华 . 汇聚家校社三方资源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 - 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为例 [J]. 广西教育 ,2022(28):38- 40.

[2] 陈丹. 创新小学思政教育 多元体验促进品格提升[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3(7):35- 37.

该论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4年度一般课题“ 基于智慧作业的乡村寄宿制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 以吉林西部为例” ( GH24390)资助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