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阙艳辉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第二学校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是相对较大的。现阶段基于新课标背景的考虑,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往往可以促进教学效果得到优化,逐渐帮助小学生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推动他们提升学习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存的突出问题
首先,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相对深厚,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目前的教学中依旧存在过分关注考试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有些教师便会偏向重视应试内容,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记忆以及应试技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观念并不利于语文学科本身开展价值的实现。其次,目前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教学创新的意识,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刻板机械,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更好地促进他们提高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并且现阶段有些语文教师对不同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了解不够全面,还会忽略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语文教学效果便会不完全理想。此外,语文教师所采用的考查形式相对单一,常常只通过传统的考试来考查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这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而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影响小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本位,创新课堂开展模式
现如今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自身首先要及时改变以往相对落后的教学思维理念,积极主动开展教学创新探索。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以及真正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尊重学生的课堂本位,有效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培育并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本课堂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师能够创新课堂的开展模式,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可以完善设计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组内聊聊自己在阅读课文时的猜想,活跃他们的课堂思维。并且语文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逻辑的提问促进小学生展开深度思考,逐渐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需求,融入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目前的教学优化探索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合理融入适合他们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语文课堂开展的实际效果。小学阶段学生毕竟年龄尚小,很容易被自身感兴趣的元素吸引。语文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灵活拓展语文课堂所使用的教学材料,高质量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配合播放日出视频来打造课堂,利用信息化元素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氛围,逐渐优化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体验。并且此类材料资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审美创造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不同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差异需求,科学开展分层教学,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如设计层次性的语文作业,让不同小学生真正在作业完成中提升语文知识学习质量。当然语文教师也能专门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供他们自主学习。不同小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这些视频,进行个性化探索,如此一来,语文教师也能更高效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完善教学过程,创新考查评价方式
现阶段基于新课标背景考虑,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深度完善教学过程,合理创新考查评价方式,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素养。根据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特征的考虑,教师可以利用相适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评价,全面关注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与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等。除却传统的考试考查形式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拓展对写作活动、口头表达以及演讲展示等其他各种考查形式的探索,更好地优化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能力情况,分析他们的接受程度,进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相适宜的考查评价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真实的语文学情。此外,在综合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表现与考查结果的分析后,语文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注重帮助他们丰富自我认识,找到提升探索的学习方向。当然语文教师也要增加激励性的评价,逐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好地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度剖析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求的变化,高质量开展教学创新探索,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开展的意义。当前阶段语文教师更是要积极学习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为小学生构建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更深层次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史文婧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J]. 启迪与智慧 ( 上 ), 2023,(09): 127-129.
[2] 张玲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 2022,(03):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