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

作者

刘凌志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耒阳市第二中学 421800

引言

我国的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特别是对数学的思维、解题、应用能力等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势在必行。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概念

所谓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就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及学生学情而精心设计、布置的数学课堂之外的学习任务,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延伸,而且是学生深化理解、内化巩固、发展拓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作业设计要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质、突出的思维过程、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探究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作业形式要丰富、灵活,如基础题、探究题、生活应用题等,能够起到检验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作用[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

(一)强化问题导向

强化问题导向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路径之一,这是因为核心素养主张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以及解决问题,而强化问题导向正是其路径之一,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数学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有启发意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2],突破传统作业重复知识、训练技能的束缚,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有利于学生数学建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以及创新素养等多种数学素养的提高。作业的设计可以通过“问题链”或“问题组”的设计形式层层递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生成数学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实现“以学定教,以思促学”的教学,针对平面向量的运算的内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强化问题导向的作业设计可设计如下问题:(1)如何用向量描述汽车从 A 到 B 的行驶情况?设计该问题是在生活情境下,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引出向量概念;(2)若再从 B 到 C,这样的行动在向量上如何表示?(引出向量加法的概念);(3)若风速影响航向,怎样运用向量减法求实际方向?(引出向量减法的概念)。第四题:已知力 F1=30N , F2=40N ,方向成 60 ,求两个力的合力。学生解答此问题后,回答力 F1+(-F2) 可以表示什么含义,引出减法运算与几何意义;第 2 课时第四题:已知 F1=30N , F2=40N ,方向成 120 ,求两个力的合力。此题是在第 3 题基础上的创新,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训练用数量与方向一起思考的习惯。类似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不仅巩固向量基本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建模思想、抽象能力、应用意识,实现核心素养目标中的“合理表达”和“综合应用”。

(二)融入实际情境

将真实情境融入作业设计中也是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品质、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能将所学数学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之中,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生产以及其它学科领域中遇到的现实情境问题,将真实情境融入到数学作业设计中,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价值感和获得感;利用真实、开放、综合性的实际任务,让数学知识不再是抽象、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而是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工具和手段。融入真实情境作业设计要注重作业问题的真、开放、综合性,要鼓励学生在开放空间不同方面探索与表达中,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与能力、合作交流和实践能力等,让学生真正实现真实情境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构建,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在设计“平面向量的应用”的作业时,可以从学生十分熟悉和乐于探究的实际情境——“交通导航”,设置如下背景:一架飞机从城市 A 出发飞往城市B,飞机飞行方向为东北方向,但在西风的作用下飞机并未飞到城市 B,而是落在了城市 C 处。要求根据给出飞行速度、风速及飞行方向,建立向量模型,分析飞机的实际飞行航线,并且计算位移方向和位移距离;然后,提出开放问题:要飞机依旧能按原定方向到达城市 B,应该如何调整航向多少度?上述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应用所学向量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法、向量夹角、数量积等)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欲望,在任务驱动下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数学建模、数学分析能力,使核心素养中的“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得到有效落实,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三、结语

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若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教学手段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好策略。通过重视问题导向和情境融入等新的方法途径,有助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综合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两方面发展,为学生的一生成长与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丽娟.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融合: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的新思路分析[J].高考,2023(28):9-11.

[2]马秀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研[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2):006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