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智化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考

作者

马梦晨

沈阳理工大学 110158

引言

数智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社会各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深受影响。数智技术为其带来新工具与新途径,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数智技术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重大,关乎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数智化时代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数智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数智化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海量数据被收集、存储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预测和交互。云计算则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便捷的存储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传播与资源共享更加高效。

(二)数智化对教育领域的变革性影响

在教育内容方面,数智技术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如各类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教学方式上,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个性化学习方案成为可能,借助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系统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定制化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虚拟学习社区、智能教室等为学生创造了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学习空间。然而,这也对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数智化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丰富教育资源

数智化技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的边界。线上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提供了海量的经典著作、研究论文,方便师生查阅。同时,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能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如还原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精准教学与个性化指导

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偏好和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精准的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推送深度拓展的学习资料;对于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困惑的学生,针对性地提供专项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三)增强教育互动性

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便捷。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区、直播答疑等方式与学生实时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思想动态,学生也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思维碰撞,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三、数智化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干扰

数智化带来信息爆炸,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也充斥着大量信息。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可能会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虚假信息、错误思潮也趁机混入,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误导,增加了教育引导的难度。

(二)技术依赖与教育本质偏离风险

过度依赖数智技术可能导致教育者和学习者对技术的过度关注,忽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形式的展示,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思想引领,使教育流于表面。

(三)数字鸿沟加剧教育不平等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设备资源上存在差距,即

数字鸿沟。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享受数智化带来的教育红利,进一步加剧教育不公平,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四、数智化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提升教育者的数智素养

在数智化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数智素养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应组织系统且全面的数智技术培训,涵盖大数据分析、在线教学平台运用以及智能教学工具操作等多个领域。通过培训,让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此外,可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数智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胆探索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独特数智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实际问题,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

数智化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提供了新契机。在内容方面,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当下社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引入数字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此外,可利用数据可视化、短视频等新兴形式呈现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复杂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三)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是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教育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数字资源库。资源库应涵盖丰富多样的内容,如系统全面的课程视频,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同时,建立严格规范的资源审核机制,组织专家团队对入库资源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从而有效抵御虚假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干扰,为学生营造健康、正确的学习环境。

(四)推动教育公平,缩小数字鸿沟

在数智化时代,推动教育公平、缩小数字鸿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广泛传播至关重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改善这些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如建设高速网络、配备先进的电子设备,为学生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提升当地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通过这些方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结束语

数智化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通过提升教育者素养、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加强资源建设和推动教育公平等策略,能够有效应对挑战,充分发挥数智技术优势,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明.数智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3(32):150-153.

[2]王丽.大数据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理论月刊,2022(11):112-118.

[3]张峰.人工智能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1(09):101-104.

姓名:马梦晨,学校:,邮编:,出生日期:1999年 6 月 12 日,姓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沈阳,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