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肾内科小课堂

作者

王萧斐 王茜通讯作者

西安市第九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疾病是因各种疾病导致的病理性双侧肾小球弥漫性、局灶性以及非炎症性病变。慢性肾小球肾炎往往发病较为隐匿,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病人往往会出现一定阶段的无症状期间。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由于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结合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今天我们来简单谈一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方法。

1.健康教育

护士以帮助病人恢复为主要的临床干预目的,指导病人要有规律地作息,不要过于劳累,要有一个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性,让病人自己监控自己的体重和血压。鼓励病人在身体机能的基础上,挑选合适的锻炼计划。收集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个人资料、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疾病资料、用药类型和治疗经验,并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身心健康等进行评估,从多个方面分析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护理重点、需求,并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

2.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等症状,加之社会对该疾病的偏见与歧视,给病人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因此应重视病人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向其讲解疾病知识,同时结合病人所患疾病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认识到自身状况及病情发展规律,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减少因环境改变引起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医务人员还应为病人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使病人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特点以及对病人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照顾病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后,多数病人会出现情感稳定性下降,提示敏感性增强,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下降等。所以,病人很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情绪。这就要求家属和护士给予充分的指导、安慰,让病人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病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护士要做好心理辅导,帮助病人调节情绪,帮助病人更好地对待病情。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可以通过放松身心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引导病人的家人给予病人更多的鼓励与协助,让病人从家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支持,从而减少他们的消极情感。此外,以病人的资料及病情资料为基础,判定病人的精神状况及情感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其心理负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用药护理

护士应与家人一起对病人每日用药进行监控,并对各种药品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在住院过程中,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定时监测,观察病人病情,告知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饮食护理

病人应注意饮食方面的管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全麦面包和谷物、低脂乳制品、瘦肉和鱼等。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钠食物,以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和高血压的发生。对于有水肿症状的病人,应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并限制盐的摄入。若出现水肿严重,可适当补充利尿剂。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贫血症状,此时应注意铁元素的摄入,可以通过食用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来补充铁元素。另外,还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以食用鸡蛋、牛奶、豆类、肉类等。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例如,轻度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没有必要严格地控制饮食。如果有显著的蛋白尿和血尿,则需要控制食盐的摄入。肾功能显著下降者宜以高质量、低蛋白、低磷为主。还要注意均衡膳食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保证人体对能量的需要,改善负氮平衡。如果肾脏功能良好,并且尿中有很多蛋白质流失,可以多吃动物蛋白。如果出现肾脏功能下降,就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取,同时补充必需的氨基酸。对于有高血压、水肿的病人,要尽量少吃腌制、熏制食物;对于排出量过小的病人,要控制进水量,每天不能超过1500毫升,而且在排尿正常以后,也不用再进行补水;如果没有出现无氮质血症,那么就应该多吃鱼类、牛奶和瘦肉等动物蛋白,不要吃含嘌呤碱的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等,避免增加肾脏的压力;氮中毒病人应尽量不要吃含氮的食物;对于高血压或者是贫血的病人来说,尽量不要吃太多的肥肉,也不要吃太多动物油脂。

5.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病人平时要有足够睡眠,尽量不要熬夜,建议中午要留出一个多小时的午睡,同时要经常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有血尿、高血压以及短期内肾脏功能突然下降的病人,要尽量减少运动,多卧床,提高肾脏的血液流量和尿液容量,减轻尿蛋白,提高肾脏的功能。随着病情的缓解,可以逐渐的加大运动量,但不要过于疲劳。此外,护士还应引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适度运动、合理安排饮食等。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病人需重点关注血压、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

6.感染管理

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要注意穿着宽松的、软的棉花产品的服装,还要保证床上的平坦、干燥,要勤翻身,以免对骨突处的肌肤造成压迫。如果出现发痒的情况,最好是用温热的水来擦拭,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挠。要经常用热水擦澡,要经常更换内裤,要注意饮食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部位,避免出现感染。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恢复受损肌肤。此外,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身体其他部位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食盐过多等都会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故在预防和控制以上因素的同时,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以利于病情的康复。根据气温的变动,适时增加或减少衣物,预防着凉,不要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

7.康复指导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通常需长期治疗及观察,且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及肾功能损害,病人易出现贫血、乏力、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因此应指导病人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如太极拳、气功、散步、游泳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病人则需卧床休息。每日测量体温,记录出入量。定期测血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病,是一种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肾病,病情进展缓慢,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和危害性等都非常明显,所以,对病人来说,如果发生慢性肾小球肾炎,则身体和精神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人肾功能和机体的代谢系统功能都会受到很大的损伤,从而会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进行相应护理干预。除了帮助和配合临床上的慢性肾病的诊治工作之外,帮助病人调整精神状态、情绪和机体状态。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疾病康复和病人预后进行管理,以更好地改善病人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