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体系构建与能力提升的范式转换

作者

王静

衡阳县旅游服务中心 湖南衡阳 4212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档案事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历史文化记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应在巩固“十四五”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引,实现从“体系建设”到“能力建设”的转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回顾与“十五五”转型背景

(一)“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十四五”以来,我国档案事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与服务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档案工作体系,通过完善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与安全体系,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宏观架构二是提升了档案信息化水平,积极实施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数字化率显著提升,数据化有序推进,数字资源管理与服务持续优化。三是强化了档案的赋能效应,创新和拓展档案利用服务,开放程度更高,利用手段更加先进,为各项建设事业贡献了强大力量。

(二)“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向发展导致协同不足,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社会力量之间合作不够紧密;整体发展韧性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技术变革,应对能力有待提高;档案赋能作用未被充分释放,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十五五”转型背景。“十五五”时期,全球将经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国际竞争格局呈现多维博弈与战略重构态势。档案事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发展契机,也面临多重挑战。对档案部门资源整合、技术应用、服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系统、更高标准的要求,亟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实现转型升级。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法规政策的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以及公众需求的多元化,都需要档案部门不断提升融入、执行、应用和服务能力。

三、“十五五”档案事业“能力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一)能力建设的内涵。档案事业“能力建设”是以系统性思维为指导,通过强化执行效能与动态优化机制,构建档案部门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体系。该体系以需求导向、效能优先为原则,涵盖业务执行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核心要素,并通过持续创新实现能力迭代升级。

(二)能力建设的目标。“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应以“能力建设”为主要着力点,通过全面实施能力建设,促进从传统体系向高效能体系的转型升级,推动档案事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档案强国。具体需在档案治理、档案资源控制、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安全保障等业务能力,技术、产业、人才等支撑能力和文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等外向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四、“十五五”档案事业“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档案治理能力。

1.加强法规政策执行:聚焦执行能力提升,加强配套的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建设,提高基层单位执行能力,加强执行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档案法规政策落地见效。

2.促进协同发展:打破档案部门的内向发展模式,加强与其他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档案工作的合力。

(二)增强档案资源管控能力。

1.优化资源收集整理:全面记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和成果,加强对新兴领域、新型载体档案资源的收集,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 推进精细化管理: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智能分类、深度标引与价值挖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高档案利用服务能力。

1. 创新服务模式: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智能检索、沉浸式档案体验等新型服务;建立“需求-供给”动态响应机制,提升服务精准度。

2.拓展服务领域:面向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开展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家庭档案服务等特色业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强化档案安全保障能力。

1.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保障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

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实体档案与数字资源的双轨保护,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五)提升技术支撑力。

1.加大技术投入与创新:积极关注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档案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档案的自动分类、编目和检索。

2.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与科研机构、企业等部门共同研发适合档案工作的新技术、新设备,同时加强国际国内的技术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

(六)增强产业支撑力。

1.推动档案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档案服务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整理服务、档案信息开发等业务,形成多元化的档案产业格局。

2.加强产业规范与管理:制定档案产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档案服务企业的监管,保障档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十五五”档案事业“能力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重点保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通过PPP项目、公益基金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三)开展监测评估。建立健全档案事业发展监测评估机制,定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实时监测;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规划策略,形成“实施-评估-优化”闭环管理。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档案事业发展成果,提升社会认知度;实施“档案人才振兴计划”,构建“基础型 + 专业型 +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能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六、结论

“十五五”是档案事业发展关键时期,从“体系建设”到“能力建设”的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涵盖治理、资源、服务、安全等领域的能力建设体系,辅以组织、资金、评估等保障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档案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档案学界与实务界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档案强国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助力档案事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厚敏.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深化[J].科学社会主义,2021,(01):27-35.

[1]张晓培,李玟娣.建设项目档案治理的SWOT分析及优化策略[J].兰台世界,2024,(05):31-34.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24.05.09.

[1]丁福金.普通高校发展规划的法治保障路径研究[J].法学教育研究,2024,45(02):31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