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效应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高海锋

广西财经学院 530007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特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提升质量,是当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以新媒体效应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为研究对象,对新媒体效应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价值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提出建议对策,为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新媒体效应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意义

(一)新媒体技术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有助于推动教育者观念转变,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新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呈现学生课堂表现,通过师生互动次数等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量化打分,这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有助于促进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的变革,利用新媒体技术等载体延展教学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以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是有助于促进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育活动之中,使师生互动变得频繁,也增进师生间的友谊和促进师生关系平等,使得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只有理性、客观的对待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波动,才能全面科学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新媒体技术正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更客观掌握大学生在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并通过客观的数据能够准确评价学生言行,使得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也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三)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扩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很难精准地了解他们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非专业的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样本也容易产生误差,这将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而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通过大量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以数据化的形式快速呈现,构成海量的数据并延伸到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新媒体技术为高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提供了关于学生的全方位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扩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四)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感受,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实时为学生解答疑问,缩短师生空间距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有思想性、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认同党的领导,贯彻党政策和制度。同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线上线下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不同院系、年级、专业、不同背景学生的关注点,掌握和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便于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管理中在校大学生差异化教育和引导,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精准性。

二、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存在问题

(一)高校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不足

高校学生数据巨大,来源多元且结构复杂,需由专门人才进行专业处理方可分类使用。且外部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在加深,外界信息大量涌入高校,网络上充斥的低俗有害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安心学习与健康成才。如何杜绝这些信息腐蚀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运用新媒体技术去分析和鉴别是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然而,学生信息数据处理涉及到数学、电脑技术、统计学等专业,需由专业人才才能科学处理。但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所学专业与上述专业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可言。

(二)教师数据信息使用不够充分

在校大学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如网购、外卖、社交软件等成为大学生日常话题,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非常庞大。但高校教师如何通过这些数据信息的挖掘来还原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轨迹,是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是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数据载体使用得不够充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需求,不能很好地对不同学院、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据整合不力

一是学生数据大分部分布在学校不同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与辅导员手里,数据信息散落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推动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造成很大的障碍;二是学生除了受学校和教师的影响,还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影响,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想变化情况,还要关注校外因素。但目前高校所接触到的学生数据大多是学生在校期间部分,造成了学校对学生校外数据掌握较少的局面,这是社会与学校在学生数据共享方面不及时所致,使得学校对学生校外动向不能很好地掌握,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成效。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数据使用不规范

一是由于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形成的各类数据并列存在,由此产生的学生数据丰富多彩,但教师过度依赖数据,将会使得教师被眼前数据所蒙蔽,而忽视数据背后所隐秘的学生真实境况。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也将影响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存在泄露风险,如今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他们防范意识薄弱导致他们不能较好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极易造成个人数据的泄露。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这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路径

(一)强化新媒体教育意识,建立校级领导小组

一是校领导、行政人员、教师在内要经常通过专题学习、名家讲解等途径加深对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认知,树立、强化新媒体教育意识;二是设立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校级领导小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三是聘请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领导小组顾问,对建设与应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理论化研究。

四、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应将融入时代发展潮流,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就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就高校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对策。但由于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融合仍处摸索期,本文只能就现有阶段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进行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希望其他专家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持续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寿林.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6):87.

[2]杨桂兰,刘蕾,鄢章华.大数据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44-148.

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2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基于新媒体效应激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编号:2021SZC05)》研究成果。

作者:高海锋,男,1989年2月,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