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老旧建筑工程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性研究

作者

郑中英

绥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绥化市政府采购中心)

1. 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性概述

可持续性在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中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主要方面。经济可持续强调在改造过程中控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在经济上可行且具有长期效益。环境可持续要求减少改造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社会可持续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老旧建筑的可持续更新改造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的竞争力。通过改善建筑的性能和功能,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循环经济理论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建筑改造中可以通过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来实现。生态建筑学理论关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改造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原则。

2. 城市老旧建筑工程更新改造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城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造项目,对老旧建筑的结构、外观和设施进行了改善。一些改造项目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设计,采用了太阳能板、地源热泵等新技术。然而,整体上改造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地区的改造进度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难题是制约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重要因素之一。老旧建筑的结构复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改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适配和施工难度等问题。资金短缺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改造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居民对改造方案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也有待提高,部分居民对改造的意义和目标缺乏了解,对改造过程中的权益保障存在担忧。

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老旧建筑的特殊性和新技术的应用不成熟导致的。许多老城区的建筑年代久远,缺乏详细的设计图纸和资料,给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资金短缺的原因包括政府财政压力大、融资渠道有限以及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等。居民参与度不高则与宣传教育不足、沟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3. 城市老旧建筑工程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性策略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达成这一目标,可从建筑结构、节能技术、智能化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采取可持续性策略。在建筑结构上,要确保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需采用科学的加固和修复技术。比如,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能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基础托换技术可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节能技术对于老旧建筑更新改造至关重要。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LED 照明等节能设备,可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建筑外墙、门窗等部位的保温隔热处理,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为居民节省开支。智能化技术的引入能提升建筑的管理水平和居住舒适度。智能安防系统可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智能家居系统则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

经济可持续是改造项目顺利推进的保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是关键。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改造项目。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 PPP 模式等实现合作共赢。合理评估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制定科学收费标准,确保项目运营盈利。社会文化可持续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居民对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可持续性的认识,让他们了解改造的意义、目标和好处。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保障居民合法权益。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记忆和特色。

4. 城市老旧建筑工程更新改造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与方法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可持续性的基础。评价经济指标主要关注改造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改造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资金投入,运营成本关系到项目长期的费用支出,而经济效益则衡量项目带来的经济回报。环境指标包括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内容。能源消耗反映了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程度体现了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生态保护则强调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社会指标涉及居民满意度、社区和谐度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居民满意度体现了改造项目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程度,社区和谐度反映了改造对社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文化传承则关乎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每个指标还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子指标,从而实现量化评估,使评价更加精准。

在评价方法上,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能将复杂的评价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对比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使评价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评价结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为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若评价显示项目可持续性较差,可及时调整改造方案并采取改进措施。同时,评价结果也是对改造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参考,确保项目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此外,评价结果还能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借鉴,推动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工作不断优化和进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城市老旧建筑工程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可持续性的内涵、现状与问题、策略以及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策略,确保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改造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蔡宇婷.城市老旧小区建筑改造的工程管理与策略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4,38(01):208-210.

2.解大伟.基于策划引领的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设计探索——以上海联业大楼改造工程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14):54-57.

3.冯君来.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建筑工程改造施工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5,(0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