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陆维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的落榜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这是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近些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为了满足一定的招生数额,一些中职学校也在逐渐降低招生的标准,一些中职学校甚至取消了入学考试直接将学生招到学校,这样的招生状况,直接造成了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迅速下降,学生的学业基础相对较差,对学习缺乏信息,遵守纪律的意识普遍比较差,自我约束的能力普遍不强,这些是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中职生 规章制度
中职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这些学生会出现一些自卑、自大、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中职学校管理这些学生无疑是一件比较费力费心但是往往教育效果不是太明显的教育活动。针对中职生的一些特点,要找出相应的一些方法策略,一起探讨中职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如何做好中职班级管理工作,笔者是如下做的。
一、诚心做人,言传身教
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差,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更差,班级管理工作也难做,要改变这一不良现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中职生,他们正是十六七岁由未成年向成年转化的阶段,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生。班主任要热爱教育事业,注重师德教风,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与同事相互协作,相互关心,在感情上交往,心灵上沟通,时时注重自己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要提前到教室,要求学生不吸烟、不喝酒,班主任首先不吸烟、不喝酒;在教室看见纸屑,班主任弯腰捡起来,学生也纷纷捡自己周围的垃圾:看见黑板没擦,班主任自己动手,下一次就有学生跑上去跟你抢;做课间操时班主任站在队伍前面认真做,学生也会认真做;教育学生要诚实,知错就改还是好学生,人无完人,班主任错了,就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如此还有哪个学生不敢承认错误呢?校园内外,看见自己的学生主动打招呼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多一点对自己的规范,少一点对别人的指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与言行去感染鼓舞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建立班级共同愿景,促进学生和班级共同成长
班级共同愿景是班级中各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有关未来发展的共同意象和目标,是蕴藏在学生内心的一股巨大力量。对班级而言,建立共同愿景就是通过激发全体学生和班主任的智慧,逐步形成对全班有号召力的班级精神与目标。那么,如何建立班集体的共同愿景呢?第一需要规划描绘班级发展目标,激发学生想象空间;第二应该帮助和组织学生在建立个人愿景的基础上讨论班级愿景。在建立班级共同愿景之后,首先,需要建立班级制度,班级制度的建设可以使班级事务的处理有据可依,杜绝“关系”产生的不公平、不公正事件的发生,提高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其次,在愿景管理模式下,要突出以“感情”为基础的柔性管理。班主任的情感只有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才能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也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最后,在班级构建的愿景下,尊重学生的愿景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彰显学生在增强班级活力中的作用。愿景管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提高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水平的可行性。在这种愿景管理的理念下,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认同学生的个人愿景,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潜能最大化,做到情与理的统一,从而实现学生个人愿景和班级共同愿景的结合,达到充分发挥中职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创造热情,进—步推动和提高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的目标。
三、加强班级规范建设与执行,培养行为习惯
班级规章制度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依据,师生按照个人行为准则和班级整体规范形成自律意识,并自觉投入班级规章制度的践行与监督。班级规范的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稳定性原则。科学性是指符合个人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实用性是指要具有职业特性,能够使学生将班级管理中形成的个人规范带入职场和社会中。稳定性是指班级规范不仅要着眼于当下,更要具有长远价值,能够使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言行。为此,班级规范的建设首先要保障其公平性,将奖惩制度面向所有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奖励或惩罚明白自身的闪光点和问题所在,有利于学生在增强自我认知的情况下发展优良品质。其次在班级规范的实施上要秉承"刚柔并济"原则,规章制度既要具有约束学生言行举止的作用,又要突出号召性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积极思想。最后在班级规范的运行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示范标杆,在“其身正,不令而行"中维护班级管理制度的顺利运行。
四、强化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育部门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呼吁学校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体系化,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还要多方位开发德育资源。然而,目前部分中职学校颠倒了“立德"和“树人"的重要性,学校仅重视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法治观念教育,成为教育缺口。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格外注重强化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在品德建设与人格建设中发展身心健康。
德育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题班会中对基本理论知识的传输,第二个阶段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道德内容的践行,使得学生将德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班主任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借助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习俗向学生传达家国情怀、孝敬文化等优秀品质。又如在"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中,带领学生到校外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从中传达绿色出行、节约能源、废弃物品循环利用等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心理情绪,并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缓解压力。
总之,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班主任以真诚的心关爱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班委会为核心,以班级管理制度为依据,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构建和谐班集体。对中职学生的管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促进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育人. 何纯.安徽教育科研,2024(27)
【2】践行“用良心办教育”——从班主任视角. 王晓君;许步亮.科技视界,2019(21)
【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情感管理探析[J]. 李林蔚;陈祖良;荣华.广西教育,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