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链接入课堂,知识运用绽光芒

作者

陈蜜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 351200

基于传统的教育原则,大部分教师更关注理论知识的渗透和书面成绩。但那种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将语文知识束之高阁,很难用于生活实际之中,缺乏生活的检验,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涵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便如水中浮萍一般,没有坚实基础。所以突破单一理论的局限性,教师应当关注生活化实践的重要价值,不仅通过学生的实际经验,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体验和创新能力。

一、启发问题思路,注重框架建设

在课堂中引用生活元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但这需要教师把握适当地融入程度和方向,筛选出优质生活资源并进行问题启发,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课堂参与机会。基于这一逻辑,教师应当注重整体课堂框架的建设,从课堂导学、课堂教学到课堂导学,分别设计不同问题,通过知识、能力和价值等目标的实践,实现教学逻辑的逐层递进。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和问题解答成果,教师还可以做好课堂记录与总结,实现即时的课堂反馈,让生活化经验得到检验。

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首先可以借由生活中的爬山虎图片或视频,唤醒学生的记忆,综合爬山虎在春夏秋冬以及不同生长时期的状态,让学生回顾生活经验,融合对比视角,思考自己的观察成果,解答课堂引入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则要根据生活元素,结合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为学生设置爬山虎经历风吹雨打和阳光明媚等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畅想爬山虎会有哪些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则应当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生活视角和逻辑,检验课堂所学,并结合学生的参与态度、语言表达的进步等,不仅鼓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要在生活问题补充的基础上,建设完整理论框架。

二、创建真实情境,强化技术赋能

虽然在课堂中通过生活元素和问题的延伸,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但长期处于口语互动的阶段,很难让学生形成沉浸式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当今信息技术的延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课堂赋能,创建更符合生活逻辑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检验语文知识,形成逻辑思考。为了补充学生的不同视角,教师还可以拓展小组互动环节,记录学生在不同视角方面的参与和探索成果,并综合反馈小组的分歧和问题,提供解决经验,提高课堂效率。

围绕《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利用AI 技术,结合学生在恐龙博物馆中看到的化石,还原侏罗纪恐龙的真实状态,形成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借由体感游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模拟中,通过拖动时间轴,感悟恐龙进化的过程。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延伸同时期的其他物种,借由生活中观看人类演化科普节目的经验,对比时间线,形成更加完整的科学认知。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个体经验,同时还可以提出个人的生活猜想,比如恐龙虽然在侏罗纪时没有绝对的天敌,但按照课文逻辑,进化出轻盈的身躯和翅膀,可以适应气候的变迁,减小生存压力。

三、家校协同实践,补充多元任务

生活化实践是一个综合过程,教师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校园之中,还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综合任务,并借由学生家长的辅助力量,通过不同群体的互动和交流,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教学方向,让学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把握良好的生活导向和思考模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家长提供的反馈,给予个体成长建议,包括融合社会的真实情境、感受自身的社会角色与任务、落实社会价值等。

以“中华传统节日”这一综合性学习为例,结合生活化的实践导向,教师可以根据节日特点,与学生家长共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家庭探索中,家长可以根据传统节日的来源,古代故事、相关人物、如今的习俗演变等,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加以实践,比如和家长共同包饺子、包粽子、打月饼等,在融洽和谐的生活氛围中进行文化实践,在习俗中感悟文化的变迁和古人的智慧。最后教师还可以与社区相协调,让学生带着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走入社区中,宣传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实践主体,形成积极的社会实践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的教育改革中实践本文论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效。面向未来的教育设计,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平衡跨学科的教育元素,让生活化实践更加综合,更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宏谚 . 县域内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J]. 甘肃教育 ,2023,(16):95-98.

[2] 卢盟盟 .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生活化研究 [D]. 信阳师范学院 ,2023.

[3] 高晓敏 . 回归生活灵动作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3,(11):75-77.

[4] 李娟 . 关注生活,点击教学——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2,(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