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王一如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体育与音乐学院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刻变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态,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提出,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又称反转式课堂。翻转课堂即重置课堂内外的时间,不再采用传统课堂以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讲座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分思考后,教师进行引导,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此一来,课堂成为了师生之间探讨问题、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的场所,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对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二)特征
1. 教学视频精炼
教学视频精炼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特征之一,主要从内容、时长两方面来体现。
首先,在内容上,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通常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知识点展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太阳出来了》这首歌曲时,教学视频中最核心的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反复记号。视频中不延伸至其它音乐术语和标记,避免多个知识点混杂,确保学生的专注度;其次,在时长上,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以短小精悍为主,时间大多以5-15 分钟为主,时长严格控制,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专心致志的学习一个知识点。
2. 学生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力度与速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且除观看基础知识点视频外,学生还可自行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延伸拓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课堂互动性加强
传统课堂的互动环节局限于“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的单向模式,并且一半以上的课堂时间被用来讲授新课,互动环节占比不多。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互动建立在学生课前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课堂中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这种课堂互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挑战
(一)、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
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支持,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硬件设备往往无法达到翻转课堂的需求。有些农村学校可能无法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及多媒体教室等。并且有些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过于老旧,分辨率低,播放4k 教学视频时频繁卡顿,影响翻转课堂的实施效率。
(二)、教师课程设计难度增加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趣味性强的视频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森林与小鸟》时,教师在教学视频中设计游戏化互动来讲解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并引导学生边唱歌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风格。这就要求教师有着较高的创意设计能力,并且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需要掌握音频剪辑、视频特效等技能,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三)、学生自身学习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面对电子产品带来的巨大诱惑,学生很可能无法专注完成课前视频的学习,容易出现“走马观花”式学习的情况。此外,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家长可能会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但家长对设备使用的管控也可能会影响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翻转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计划
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教师需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首先,制作趣味预习视频。小学生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易理解,例如图片、实物等。这就要求教师将音乐知识制作成动画微课、互动游戏或者是音频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预习效率;其次,分层布置预习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例如在学习歌曲时,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从聆听歌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入手,而音乐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则要完成进阶版任务,如要求学生用三角铁敲击出歌曲的节奏。这样一来既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又能避免因预习任务单一而感到无聊。
(二)、课中: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课堂互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4-6 人的小组,并根据预习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代表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给出意见和看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材《赛马》这首作品时,教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作品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呢?”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还可采用预习内容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营造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龟兔赛跑》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来模拟歌曲中所发生的故事和情境,并采用杯子敲击节奏,并且请同学发表感受。这种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内涵和风格的理解,又增加了课堂参与感,课堂互动热情高涨。
(三)、课后:优化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以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是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课堂专注度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制能够从多个纬度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既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发展,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从翻转课堂的定义和特征入手,详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虽然翻转课堂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仍存在问题和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定会对小学音乐教学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顺 . 翻转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5,(19):13-15.
【2】魏蔚.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时代报告 ( 奔流 ),2025,(03):51-53.
【3】赵昕鹏 . 翻转课堂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应用研究 [D]. 长春师范大学 ,2024.
【4】武珂帆 . 翻转课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J].甘肃教育研究 ,2023,(10):112-114.
【5】刘丹妮.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实践研究[J].新课程 ,2022,(2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