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的小学语文分层式多元化实践作业设计探究以体育课中融合语文实践活动为例
刘花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第三小学016200
引言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减负增效”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往往以抄写、背诵和机械化练习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但长期依赖此类作业不仅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还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有机统一。这对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层式多元化实践作业的提出正是回应这一问题的重要尝试。它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既保证基础性目标的实现,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重目标。尤其是当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时,能够为学生营造更真实、更具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体育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必修的重要课程,与语文学习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体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语言情境与表达契机,将语文学习内容融入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丰富作业形式,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表达的兴趣。因此,本文拟从体育课中融合语文实践活动的角度,探讨小学语文分层式多元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路径,以期为作业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分层式多元化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与价值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分层化理念源于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学理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统一化的作业模式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式作业通过将任务划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既能保证所有学生完成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又能为学有余力者提供更高阶的探索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多元化实践作业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课程理念,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表达,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在“减负增效”的政策背景下,分层式多元化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机械重复任务的负担,还能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获得情感与思维的成长,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表达与创造;二是实现作业内容的跨学科融合,推动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作业效率,真正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平衡。
二、体育课程中融合语文实践作业的可行性与优势
体育课程注重身体锻炼与意志品质培养,活动内容生动直观,能够为语文学习提供真实而鲜活的语境。例如,在田径、球类或团队协作项目中,学生需要交流与合作,这本身就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景。通过设计与语文相关的实践作业,如活动记录、运动感受描写、口头表达展示等,可以将体育课堂自然转化为语文实践的舞台。其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体育活动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的喜悦、挫折与坚持,都能成为写作与表达的鲜活内容,避免作文题材空洞乏味。其次,体育课的集体性和互动性为合作学习提供条件。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互相倾听、表达与交流,从而培养团队协作与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育活动的情境化和趣味性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参与语文实践作业的兴趣,打破“语文作业等于书面作业”的局限,让学生在运动中自然完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外,体育与语文的融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体育与语文融合下分层式多元化实践作业的设计思路
在具体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结合体育活动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和多样形式的语文实践作业。基础层作业主要针对全体学生,要求简单易行,例如在体育活动后用一句话记录运动感受,或完成一段简短的口头描述,以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表达。拓展层作业则适合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更详细的记录,例如以日记形式描述一次运动经历,分析其中的心理变化,或进行简短的运动场景描写练习。创新层作业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要求他们以体育活动为素材,创作小故事、微型剧本,甚至进行图文并茂的作品设计。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团队活动设计小组合作作业,如运动比赛后的现场报道、运动员专访模拟等,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完成语言表达。通过分层式的设计,既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增强作业的实践性与趣味性。
四、融合语文实践作业的实施案例与成效分析
在一次以“接力赛”为主题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将语文实践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基础层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后写一句最深刻的感受,如“我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或“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拓展层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记录整个接力赛的过程,描述自己的角色与感受,并尝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创新层则鼓励学生以接力赛为背景创作一篇小短文,既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完成任务,其中基础层的简单表达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找到了成就感;拓展层的过程记录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梳理结构和逻辑;创新层的创作则充分展现了部分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还组织了部分学生进行口头分享,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成效表明,学生不仅提升了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意识和体育精神,作业完成度高,课堂氛围积极,真正实现了“减负”与“增效”。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式多元化实践作业具有重要意义,而将其与体育课程相融合更是创新性的探索。这种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情境优势,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与思维品质。研究表明,该类作业设计在减轻学生机械性作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习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然而,该模式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不足,作业评价体系需要更加科学和全面。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推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作业设计和评价机制,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作业改革的质量与实效。
参考文献
1. 林燕 . 优化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J]. 福建教育 ,2024,(53):33-34.2. 宗克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 ,2024,(36):70-72.3. 樊 慧 宁 . 小 学 语 文 分 层 作 业 设 计 策 略 [J]. 宁 夏 教育 ,2024,(12):60-61.4. 丁焱辉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J]. 智力 ,2024,(3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