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平罗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思考和对策

作者

杨兆荣

平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753400

平罗县地处宁夏平原北部,幅员面积2060 平方公里,辖13 个乡镇、144 个行政村、29 个社区,总人口31.6 万人。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区域特色显现,形成了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带,利于瓜菜、水稻等农产品提升品质。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众多,加工转化率较高,且在品牌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拥有多个农产品商标和“两品一标”农产品等。

一、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

近年来,平罗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六特”产业为重点,着力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效益,深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方向。一是成立平罗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平罗县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区建设实施方案》《平罗县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实施方案》《平罗县2025 年绿色食品高质高效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培育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品牌。

(二)坚持品牌引领,培育精品品牌。以品牌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品牌营销中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利用和保护好优质农产品资源,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认证支持力度,增强品牌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目前,现有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2 个,其中绿色食品29 个,有机产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1 个,涉及认证农产品企业13 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4 个,分别是平罗鲈鱼、平罗南美白对虾、黄渠桥羊羔肉、平罗菟丝子;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3 个,分别是彩善荣马铃薯、彩善荣山药、珋华羽鑫鸡蛋;获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产品5 个,涉及 4 家企业。昊帅米业、中粮米业等4 家企业授权“宁夏大米”区域公用品牌,15 家企业授权“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140 多种农产品通过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聚焦产业提质,延伸特色产业链条。一是以平罗县头闸镇、黄渠桥镇、高庄乡为重点,持续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投资4000万元实施种子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力推进“种子小镇”建设,引进制种企业3 家以上,办好2025 年宁夏种业博览会,确保制种面积稳定在8 万亩以上,产量达1900 万公斤,产值4.3 亿元,打造“好种子 在宁夏 平罗种子种天下”品牌优势。二是打造以河东三乡镇为主的沙漠瓜菜种植带,推广“三零”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蚯蚓生物技术等750 亩以上,种植山药、土豆、钢葱、沙漠西瓜共计4 万亩以上,争取资金提升改造老旧日光温室,依托衔接资金、村集体经济项目新建设施农业面积300 亩以上;抓好以陶乐镇、黄渠桥镇、渠口乡为主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农业现代产业园项目,推广麦后复种蔬菜种植模式,培育壮大“宁夏菜心”“越夏番茄”“宁北钢葱”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的“高端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25 年平罗县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4 万亩以上,产值达13 亿元以上,增长 4% 以上。

(四)强化品牌宣传,推进营销推介。近年来,举办绿色食品认证培训3 次,发放绿色食品申报技术资料200 余份,累计组织65家企业参加区内外绿博会、农交会、“宁夏品质中国行”等大型展会。

(五)精心组织指导,加大创牌力度。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续展工作,指导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开展到期产品续展认证工作,着力加强全县农产品品牌建设。

(六)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2025 年自治区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项目,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和生产基地建设。目前,通过对全县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摸排调查,已初步确定 3 家企业符合申报区级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原料基地、2 家企业符合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1 家经营企业符合申报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销售专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土地碎片化制约规模经营。耕地零散分散,传统分包导致碎片化,如承包地分散多块,大小不均,阻碍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增加生产成本。二是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造血”能力有限,依赖土地租赁等传统收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存同质化风险,特色产业规模化后面临市场饱和与技术瓶颈;移民安置区抗风险能力弱。三是品牌建设缺乏激励机制。申报认证等成本高,消费者认可度低,优质优价未体现,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四是加工主体规模小、创新不足。企业工艺落后,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力弱。五是生产加工脱节,优质原料不足且供应偏紧。六是扶持政策少,对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等支持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是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对县域内绿色农产品、生态景观等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挖掘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潜在价值。通过品牌建设、电商平台推广等途径,提升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附加值,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围绕平罗县特色农牧业,以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为抓手,引导企业走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为今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聚焦稳产保供和消费升级,鼓励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培育精品品牌。三是增强品牌意识,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市场份额。四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并予以奖补,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开展加工技术改造升级、引进高端加工设备。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网站、乡村集市等宣传形式,依托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品牌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全新销售模式。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宣传力度,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简介:杨兆荣,1974 年生,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