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角色塑造与演唱分析
常亚杰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0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伯爵夫人角色概述
《费加罗的婚礼》由莫扎特创作于 18 世纪末,启蒙思想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启蒙思想的传播对当时封建等级制度与传统婚姻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击。莫扎特与脚本作家达·彭特以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为蓝本,将平民智慧与贵族矛盾搬上了歌剧舞台。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在歌剧第二幕中出现的咏叹调,是伯爵夫人的经典唱段。歌剧讲述了男仆费加罗与女仆苏珊娜即将结婚,而伯爵因贪图苏珊娜的美貌百般阻挠,想要占有苏珊娜,伯爵夫人得知丈夫的不良企图后,心中悲痛万分,便在自己的卧室中独自唱出了这首咏叹调。
二、咏叹调中伯爵夫人的角色塑造
(1)歌词与行动中的性格刻画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成功塑造出伯爵夫人高贵、宽容的形象。 她在爱情的变故面前,没有寻死觅活或者恶语相向,而是默默的向神求 助,比如歌词“Porgiamor qualche ristoro,al mio duolo amiei sospir”( 求 爱神快给我安慰,别让我再悲伤流泪)在咏叹调中反复出现。面对伯 爵对婚姻的不忠,她鲜少在众人面前激烈控诉,而是以含蓄的言辞、 落寞的神态流露痛苦。歌词“o mi rendiil mio te solo,o mi lasciaal men morir”( 让我丈夫回到身边,或者让我死亡!)将情绪推向高潮,体现 她内心的强烈愿望与挣扎,体现了伯爵夫人渴望爱情,愿意为爱情牺牲 一切的人物形象。
(2)内心独白与情感动机解析
伯爵夫人的情感动机源于对纯粹爱情的渴望与对婚姻忠诚的期待。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唱出了她的内心独白,集中体现了她的情感诉求。包含了伯爵夫人对自身价值的探寻——在封建婚姻的框架下,贵族女性的幸福与尊严高度依附于自己的丈夫,而伯爵夫人的痛苦与祈求,折射出时代女性共同的情感困境,展现了伯爵夫人敢于突破传统,打破腐朽,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象征意义,使歌剧角色具有跨越时代的共鸣性。
(3)作品主题对伯爵夫人音乐形象的塑造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以“反封建、倡平等”为潜在主题,伯爵夫人的角色形象与此主题深度交织。莫扎特为伯爵夫人创作的旋律,既有贵族式的优雅规整,体现其身份;又融入了哀伤、脆弱的音乐色彩,暗喻她在封建婚姻中的精神创伤。音乐主题与伯爵的“轻浮”旋律形成对比,与苏珊娜的“灵动”旋律互补,共同构建出歌剧的人物群像,借音乐冲突与呼应,强化作品对封建婚姻弊病的批判,让伯爵夫人的悲剧成为时代弊病的艺术缩影。
三、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分析
(1)音乐本体分析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采用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A - B - A')。A 段 以 歌 词“Porgiamor,qualche ristoro,al mio duolo,amiei sospir”( 求 爱神快给我安慰,别再让我悲伤流泪)为核心,旋律围绕中音区展开,节奏舒缓,营造出忧郁、祈求的氛围,表现出伯爵夫人内心的愁苦与期盼。B 段歌词“o mi rendiil mio te solo”相比于 A 段节奏加快,力度增强,表达了伯爵夫人对爱情回归的急切渴望。在旋律上贴合了伯爵夫人温柔、隐忍的性格特征。A' 段是对 A 段的再现,重复 A 段的主题,但歌词“omi rendiil mio te solo,o mi lasciaalmen morir”( 让丈夫回到我身边,或者让我死亡)对应的旋律有所调整,如音高与装饰音发生了变化,情感更加深沉。最后以“almen morir”(让我死亡)的重复强调内心的无奈与绝望,最终音乐在祈求中结束。
(2)演唱技术要点分析
咏叹调旋律悠长、情感深沉,气息控制尤为关键。在演唱第一句“Porgiamor,qualche ristoro”(求爱神快给我安慰)(谱例 1)时演唱者要特别注意气息的控制与咬字,气息要有流动性,让气息走在声音的前面,吐气均匀,整体上给听众一种整体的流动性。“po”是本句的元音,因此在开头发音时嘴型与腔体都要保持圆润。
谱例1

在第 41 小节处有一个延长音(谱例 2),在演唱这个乐句时,重点在于控制好气息,保持连贯流畅的呼吸方式,同时准确清晰地表达意大利语歌词,并将咏叹调中的情感细腻地呈现出来。通过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准确的咬字,演唱者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魅力,打动观众的听觉和心灵。
谱例2

(3)情感表达与戏剧融合
伯爵夫人因丈夫不忠陷入了感情困境中,A 段的自我独白是伯爵夫人独处时的内心倾诉,在演唱过程中姿态可微垂眼帘,模拟抽泣时的虚弱感。B 段与剧情中她对婚姻挽回的渴望呼应,演唱旋律的对比需要配合身体微微前倾的动作,仿佛在向爱神伸出祈求之手。在“Porgiamor,qualche ristoro”(求爱神给我安慰)处由弱起到渐强,仿佛从喃喃自语到放声祈求,强化戏剧冲击力。A’段再现时旋律略有变化,对应她意识到希望渺茫后的无奈,演唱时眼神需要放空,与音乐的渐弱形成肢体语言的呼应。
结语: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作为伯爵夫人主要的咏叹调,体现了她端庄典雅、善良惹人怜惜的贵妇形象。本文通过对人物性格、演唱技巧、舞台形象等多个方面分析得出,伯爵夫人罗·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位既传统,又敢于为自己的幸福抗争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而她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是抒情女高音学习阶段的必唱佳作。该选段对于技术的要求,夯实了笔者学习歌剧的声音基础,让笔者对于声音的运用、气息的控制得到了良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吕谭思 .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角色塑造及演唱技巧分析 [D]. 哈尔滨音乐学院 , 2024.
[2] 李诗洁 , 李阳阳 . 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角色
分析——以《求爱神给我安慰》为例 [J]. 戏剧之家 ,2023,(19):43-45.
[3] 胡谷姝.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
福州大学 ,2022.
[4] 费雪.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
艺术特点 [J]. 黄河之声 ,2021,(11):81-83.
[5] 孟璐.《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人物形象及演唱分析[D].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6] 谢芃 .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的演唱特点分
析 [D]. 厦门大学 ,2020.
[7] 刘苒漪. 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J].
艺术评鉴 ,2019,(09):156-157.
[8] 王茜 . 论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技巧 [D]. 吉林艺
术学院 ,2019.
作者简介:常亚杰,女,2000.11.06,河南濮阳,研究生在读,声乐。通讯作者:彭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