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作者

李江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管理所 100101

本文针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对策,探讨如何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形成新赛道和新模式,适应人工智能到来的变化。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要求,传统的商业模式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创新适应时代,如何将商业模式创新和人工智能最佳融合。如何将商业模式的创新思想形成企业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对策,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具体做法,主要是研究以下几个内容。一是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二是商业模式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三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重点有哪些?四是商业模式创新如何与人工智能协调发展,形成新路径新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两点。一是在人工智能发展时代,商业模式要突破传统的以资源和合作为核心,转向以数据分析能力和精准顾客服务为核心,形成人工智能的新模式思路。二是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逐步通过企业全面的人工智能服务,使商业模式的路径实现迭代,最后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商业价值的效率极大提升,解决商业模式的进化问题。

一、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商业模式创新?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典型的技术是大模型。例如,OpenAI 的ChatGPT-4.5、谷歌的Gemini 3、马斯克的Grok-3 以及DeepSeek-V3 等,都是代表性的大模型。还有许多其他模型。这些大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回答专业问题,并通过搜索、推理和思考生成新的答案,显著提升了传统网络的能力,由此形成新的算力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商业模式创新?

首先,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商业模式的框架。传统商业模式主要研究商业组织间的合作方式,通过股权结构合作和资源对接构建商业模式。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机构可以依托人工智能快速学习,借鉴最规范的合作方式,从而加速合作进程。通过快速信息传递,实现股权合作的速度大幅提升,推动更快速的商业模式创新。

其次,人工智能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与顾客建立关系。近年来,一些专业公司通过大模型和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为服装企业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图片服务和高效率网络服务。具体做法是过去需要一个五六人的团队,花费数百万资金才能完成的网站图片设计和服装设计服务,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全网覆盖。十分之一的花费,十倍的服务效果,这种人工智能服务的特点是速度快、覆盖广,通过分析顾客的阅读习惯,实时将数据回传给广告和服务机构,从而显著提升服务效果。

第三,人工智能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快速分析顾客的阅读习惯、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加速产品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它还能优化物流环节的全链条数据管理,最终实现与顾客的高效对接。

以上我们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带来了显著价值。通过提高效率、促进广泛合作以及优化合作流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

商业模式的出现,帮助企业从制造业生产到销售环节的过渡。传统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了解顾客、分析顾客需求,并通过专卖店或网络销售等方式满足顾客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然而,企业的传统模式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需要建立大量的合作机制、付出高昂的沟通成本,以及进行广泛的顾客宣传。在传统商业模式中,广告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早期的报纸广告、后来的电视广告,再到如今的网络广告,都是通过广告来影响顾客,从而形成传统的商业模式。

因此,传统商业模式的鲜明特征是通过利益关系建立合作者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合作者提供的平台汇总顾客信息,了解顾客的消费方式,最终达成消费目的。然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收集顾客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人形机器人、各种平台等多种途径获取顾客信息。通过这些公开信息形成的数据,帮助商家更深入地了解顾客需求并进行分析。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字节跳动通过抖音分析顾客的阅读习惯,利用算法进行内容推送,这是传统互联网的特点。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获取途径的增多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设计专门的大模型,帮助企业了解全网对某一产品的关注点,从而形成针对自身产品的独特大模型。构建独特的大模型后,商家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基于大模型的系统服务体系,涵盖顾客需求服务、 产品服务、生产服务以及销售服务。例如,假设我们经营一家连锁饭店,可以通过分析顾客的年龄、饮食习惯、消费方式等大数据,快速形成顾客画像。通过与顾客手机数据的对接,进一步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从而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推广提供支持。这种大模型体系一旦建立,商家就可以根据模型生成相应的内容,这是人工智能时代能够实现的。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商业模式是一种静态关系。商家只能获取到来了多少顾客、消费了多少产品、销售额是多少等静态的基础信息,无法深入了解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或行为表现,更深层的数据。在传统模式下,商家只能通过零星的问卷调查获取部分信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家可以形成更全面的顾客画像。建立新型商业模式能够回答“顾客是谁?顾客需要什么?顾客如何获得?”等问题,从而保障商家的商业范围和利益。这就是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的核心所在。

三、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局限性分析

分析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如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能够通过数据服务和数据分析构建顾客数据服务体系。在实践应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可以在饭店中替代服务员为顾客提供服务。进一步分析深圳的发展,AI 公务员已经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其效率是人工服务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明显呈现出机器逐步替代人力的趋势。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人工智能并非无所不能。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据调查发现人们当前的需求,但对于未来需求的预测显得能力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而产生的新需求,人工智能目前还难以获得预测性结果。这需要人类通过对具体的商业场景分析获得具体的数据,进行推演更新商业模式。例如通过对旗舰店的研究,形成需求新样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投放市场,模拟未来需求。

因此,在商业模式中,有一种被称为“连锁模式”的形式,其核心是“旗舰店+连锁店”的复制模式。旗舰店的创立是人工智能难以实现的,但一旦旗舰店建立,人工智能可以在标准化、顾客画像、行为分析、消费数据整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连锁店的复制。随着企业经营时间的积累和数据量的增加,基于每个产品形成的数据模型将变得极具价值。这些模型能够通过现有数据赋能产品,推动企业效率的提升。因此,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有其显著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人类去弥补。

因此,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人的情绪价值和情感体验单纯依靠人工智能很难实现,即使有了人形机器人,也难以完全模拟人类的情感。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局限性,需要具体场景的设计和数据提出,丰富人工智能的不足。

四、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如何协调?

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协调发展。如何做到协调发展的结果。首先需要了解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基于Deepseek 的大数据分析、人形机器人的行为分析,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促进未来实际应用场景中构建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发挥机器的性能优越性,充分展示机器的表现超过人类的特性。因此,商业模式创新会从以人为主、以管理标准化为主,逐渐转向以机器为主、以机器数据整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协调模式的转换,是一种根本性的进步。

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传统管理学的理论需要重塑。传统管理学基于人类的相关要素的局限的缺陷,需要通过标准化管理和培训,使人类在生产线和管理中形成标准化动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形机器人普及的背景下,依托机器的标准化解决人的管理要素的不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机器人在服务人类方面的能力将更加强大。因此,商业模式通过与机器、数据以及脑机接口的融合,形成新的创新模式,形成更高的生产效率。

马斯克曾提到,到了人工智能的后期,一块电池可能能让一辆车跑一年,一个工厂能生产一个城市所需的产品。在此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创造、体验生活和情感交流上。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伴随商业模式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又将推动企业效率的提升,二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过,马斯克也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广泛普及,赚钱可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人形机器人将极大提升劳动效率,物质会变得极其丰富且价格低廉。当然,这个时代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来。毕竟,当前世界人口越来越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差距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也显而易见。技术进步可能会引发对稀缺资源的争夺问题。例如,技术创新带来的长寿药物,有钱人可以购买以延长寿命,而没钱的人则无法享受这种资源。未来的商业机会可能类似于购买长寿药,有钱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创新资源,如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技术,而资源匮乏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淘汰。可以确定的是,技术将推动企业进步,也将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挑战与破局策略

尽管人工智能为商业模式创新带来诸多机遇,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企业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是数据壁垒问题,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数据孤岛林立,外部跨行业数据共享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人工智能难以发挥数据整合优势。例如,某零售企业虽构建了消费者画像模型,但因无法打通线上线下数据,精准营销效果不及预期。对此,企业可借鉴欧盟《数据治理法案》的思路,通过建立数据信托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安全评估与价值核算,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互通。

其次,技术应用的成本与收益失衡成为阻碍。中小型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大模型开发的高额投入,而直接采购通用模型又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某餐饮连锁企业引入 AI 点餐系统后,因算法不适应地方消费习惯,反而降低了顾客体验。破解这一困境需要企业采用 "轻量化 + 模块化" 策略,如利用开源框架开发定制化小模型,或通过 SaaS 平台按需调用 AI 能力,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六、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沿趋势与战略布局在人工智能深度渗透下,商业模式创新正呈现三大前沿趋势

其一,"虚实融合" 成为新形态,元宇宙技术将催生沉浸式消费场景。例如,耐克在 Nikeland 推出虚拟球鞋,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远超实体商品,证明虚拟商品的商业价值潜力。企业可提前布局数字资产运营,构建"实体产品 + 虚拟权益" 的混合商业模式。

其二,"智能生态共生" 加速形成。特斯拉通过开放自动驾驶算法接口,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这种平台化战略使软件收入占比逐年攀升。未来企业需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构建,通过 API 开放、开发者激励计划等方式,打造多方共赢的智能商业网络。

七、结论和建议

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将超越传统创新,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创新以资源和合作关系为核心,而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以数据分析能力和精准顾客服务为核心,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根本性的不同。

第二,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传统行业将逐步通过全面的人工智能服务得到提升。通过有次序和有先有后的迭代模式,最终可能会达到较高水平,人类将进入效率极大提升的时代,这是创新的关键。

为此,我们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商业模式创新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充分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知道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变企业和商业模式。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未来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将更高。企业需要学会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并善于利用他们的能力。

第二,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的发展理念将发生变化。以数据为核心超越以资源为核心,这要求企业的人才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这是我们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对策的分析。

企业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捕捉市场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独特的人工智能模型,从而推动企业创新。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拥有自己的大模型产品,甚至逐步发展出自己的人才大模型和创新大模型,最终形成基于大模型的顾客服务体系。这种基于大模型的服务将变得非常普遍,效率也会显著提升。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未来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成卓.人工智能对战略性新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06):113-119.

[2]王琳,陈飞,方源涛.数字经济赋能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5,(05):9-11

[3] 云 乐 鑫 , 赵 子 悦 , 姜 晓 军 . 基 于 数 字 技 术 应 用 的 商 业 模 式 创 新 研 究 综 述 [J]. 科 技 创 业 月刊,2025,38(01):119-128+2.

[4]张丽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2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