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海洋渔船在检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牛发地
身份证:370784198902104390
引言
鉴于小型海洋渔船在全球渔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及其面临的安全与效率双重挑战,深化对其检测管理体系的研究已成为亟待推进的重要课题。在海洋资源开发持续深化、渔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小型海洋渔船的安全保障与高效运营不仅直接关系到渔民的切身利益,更是维系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强化小型海洋渔船检测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渔船本质安全水平、筑牢渔民生命财产保护防线、推动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生态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1 小型海洋渔船在检验管理问题
1.1 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现存问题中,缺乏专门化管理机构尤为突出。当前不少地区渔船检验工作由多部分散承担,既造成管理资源低效耗损,又使检验标准难以统一规范,严重制约管理效能提升。
从管理学视角看,专门管理机构缺失易引发 “责任稀释” 效应:多部门分管同一任务时,各部门常默认其他主体承担更多责任,从而降低自身履职投入度。这在渔船检验管理中直接表现为检验流程执行松懈,导致各类监管漏洞频繁出现。
1.2 设备老旧与更新滞后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中,设备老化与更新迟缓是核心矛盾。目前大量渔船仍使用 20 世纪末及更早的检验设备,存在效率低、数据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设备更新滞后原因多元:一是个体经营的渔民资金匮乏,难以承担升级成本;二是技术迭代快,渔民难以及时跟进;三是渔民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担忧投资收益,延缓更新。
对此,各级政府需加大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补贴、集中竞价采购等政策,引导渔民更新检验设备。
1.3 培训体系不健全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体系中,培训机制不健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当前渔民及船员参与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时,普遍面临培训资源不足、内容陈旧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固化等问题。
某沿海渔村曾发生一起典型安全事故:小型渔船海上作业遇恶劣天气,因船员缺乏自救互救技能致伤亡。调查显示,该船船员未接受系统正规安全培训,应对突发险情时既无科学防范措施,也无基本自救能力,这是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规范培训体系本应涵盖理论教育、实操演练、定期考核评估等维度,但实际中许多培训机构过度侧重理论传授,忽视实操演练,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1.4 检验标准不统一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实践中,检验标准缺乏统一性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当前,不同地区的检验机构在开展工作时,普遍采用差异化的检验标准与操作流程,这直接导致同类渔船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不仅削弱了检验工作的公正性与结果的准确性,更给渔民群体带来了不必要的合规困扰与额外的经济负担。
2 小型海洋渔船在检验管理问题的建议
2.1 设立专门的渔船检验机构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优化中,设立专门检验机构意义重大。当前多地检验职能分散于多部门,碎片化管理导致标准不统一、效能低下。据统计,每年 20% 的小型渔船安全事故源于管理机制不完善,既威胁渔民生命财产,又破坏海洋生态。因此,构建集检验认证、动态监管、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门机构,是提升管理规范化的关键。
专门机构可整合资源,建立标准统一、高效运转的体系。渔业强国挪威通过设立专职机构,统筹检验评估权属登记、全程监管等职能,实现了全国检验标准统一与效率提升,为全球提供了借鉴。
2.2 引入现代检验技术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优化中,引入现代检验技术是提升效能的关键。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巡检、人工智能辅助检测、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应用价值显著,将从根本上提高检验精准度与效率。
以无人机巡检为例,其搭载高清成像设备和传感器,可对渔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化检查。针对船底、船舷等人工难抵达的复杂部位,能精准捕捉结构腐蚀、细微裂缝等隐患,检测精度达毫米级,有效弥补传统人工检验的局限。
2.3 统一和更新检验标准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优化中,统一并更新检验标准意义重大。当前因标准不统一且滞后,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横向可比性大幅下降,故亟需推进标准统一化与动态更新,以提升检验管理质量和效率。
统一检验标准是保障结果一致性的核心。不同地区检验机构标准差异大,同一渔船在不同区域的检验结论可能偏差显著,这既给渔民带来合规困扰,也削弱了检验管理公信力。因此,制定全国统一检验标准,明确指标参数与规范检验方法势在必行。
更新检验标准是适应技术迭代与法规演进的必然。随着科技进步,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在渔船建造中应用广泛,原有标准已难以满足现代渔船安全性能评估需求,亟需系统性更新。
2.4 制定常态化的安全培训计划
在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改进建议中,制定常态化安全培训计划是提升船员安全意识与实操技能的核心。当前大量船员安全教育存在短板,制约渔船安全运营,因此需通过定期规范的培训,全面提升船员安全风险认知与应急处置水平。
该计划覆盖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流程、消防实战演练等关键领域,确保船员掌握所需知识与技能。如紧急救援培训通过模拟海上遇险实景,教授救生设备使用、自救技巧及互救策略。同时引入量化数据分析模型评估船员表现,识别薄弱环节以开展针对性强化训练。
为保障培训实效,计划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借助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增强船员参与度与技能内化效果。执行中重点强化培训数据动态收集与深度分析,定期评估船员安全技能掌握程度与知识更新水平,实现培训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动态优化调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海洋渔船在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受作业环境恶劣、设备配置滞后、检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多重 渔船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渔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更制约着海洋渔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强化小型海洋渔船的检验管理工作已成为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针对当前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中存在的专门机构缺失、设备更新滞后、培训体系不健全、检验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改善措施,包括设立专门检验管理机构、引入现代检验技术、统一更新检验标准、构建常态化安全培训体系等。这些措施的系统实施,将为提升小型海洋渔船检验管理效能、保障渔船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可供相关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鹏,隋江华.小型渔船检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19,37(01):79-83.
[2]王传荣.全面提升海洋渔船装备促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J].广东造船,2012,31(05):51-52.
[3]李吉强,高伟,王晓丽.小型渔船面临的形势及出路[J].渔业致富指南,2006,(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