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研究
林冰霞
四川省西昌市月城学校 615000
一、引言
语文核心素养涵盖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四个维度,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关键部分。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发展的重要体现,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合理质疑、理性判断,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在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传统,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学生多被动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与批判性分析,难以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维。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迫在眉睫。
二、实施策略
(一)营造开放阅读氛围,激发质疑意识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师要构建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为批判性思维培养奠定基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标注出描写百草园景物与三味书屋生活的关键语句,沉浸式感受作者在百草园的欢乐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阅读完成后,教师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如 “如果让你用三个关键词概括童年鲁迅的心境,你会选择哪些词?为什么?” 激发学生初步思考。
随后,教师应创设阶梯式提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疑问。有学生可能会问:“百草园里的动植物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对何首乌根印象特别深刻?” 面对这类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多媒体展示何首乌的文化意象,结合鲁迅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细节,探讨作者将童趣与奇幻想象交织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由生活向往的写作意图。此外,可引入同时代作家对童年生活的描写,组织学生开展对比阅读,进一步拓宽思维深度。
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采用多元化模式,突破标准答案的桎梏,尊重学生独特见解。当学生对文中私塾先生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看法,如认为 “先生拒绝回答‘怪哉’虫的问题,折射出封建教育的僵化”,或是提出 “先生看似严厉,实则对鲁迅充满关爱” 等观点时,教师不仅要耐心倾听,还应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文本语言风格等多维度展开分析。此外,可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建立批判性思维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最初的零散质疑到系统分析的思维进阶过程,让学生在宽松包容的氛围中敢于质疑,持续激发批判性思维的火花。
(二)引导多元文本解读,拓宽思维视角
初中语文课文内涵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解读文本,突破单一思维模式,拓宽批判性思维视角。以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辨活动: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沉浸式代入骗子、皇帝、小孩等核心角色,撰写角色日记并开展课堂辩论,从骗子角度,深度剖析其利用社会群体的从众心理、权力阶层的虚荣心等行骗成功的复杂因素,以及这一现象折射出的虚伪世风;从皇帝角度,结合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探讨其爱慕虚荣心理背后对权威丧失的恐惧、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以及这种心理对个人决策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从小孩角度,联系儿童未被世俗观念污染的纯真特质,分析为何只有孩童能挣脱集体无意识的束缚,勇敢说出真相,揭示社会中独立思考能力缺失的现实困境。
为进一步深化思辨层次,教师可引入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对权威崇拜的心理学解读、卡尔维诺童话理论中关于谎言传播机制的分析等学术观点,以及苏联时期、日本改编版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绎版本,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读的视角差异、价值取向和文化根源。通过设置 " 如果骗子遇到理性的大臣会怎样?"" 现代社会是否存在类似 '新装 ' 的现象?" 等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如 " 六顶思考帽 " 进行系统性分析,撰写观点辨析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还能在观点碰撞与文献比对中,学会质疑、评估和整合不同观点,切实提升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推理与评价能力。
(三)开展深度阅读探究,提升思维层次
深度阅读探究能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文本,提升批判性思维层次。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围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核心观点开展探究活动。先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作背景,再引导思考:范仲淹为何能有如此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进行论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对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分析,从不同层面阐述观点,思维从浅层次理解上升到深层次探究。通过这样的深度探究活动,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精髓,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四)强化阅读反思评价,优化思维品质
反思评价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优化思维品质。学完《湖心亭看雪》后,教师可让学生回顾阅读过程,思考自己对文章意境、作者情感把握是否准确,分析理解不到位的原因。同时,组织学生互评阅读心得,如评价同学对文中雪景描写的赏析是否合理。通过自我反思与互评,学生能发现思维漏洞,学习他人长处,完善思维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严谨、全面的思维习惯,提升批判性思维品质。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通过营造开放氛围、引导多元解读、开展深度探究、强化反思评价等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贯穿阅读教学始终,为学生语文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J]. 教育探索,2024(3):45-49.
[2] 林晓。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5):23-26.
[3] 王悦。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 [J]. 语文教学通讯,2024(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