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探讨
李进
鄂托克前旗能源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200
引言:
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以及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之下,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攀升,其质量及安全管理已成了关乎电网稳定运行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但目前一些企业受“进度重于质量、利益第一”思想约束,不但缩减了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而且由于部门配合缺失、员工培训不足等问题留下了隐患,再加上行业中低价中标乱象与监管执行宽松的大环境,造成施工地点违规操作现象频发且整改迟缓,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科学的对策,对于捍卫电力工程安全防线以及促进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企业管理层面原因
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企业依然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工程进度、经济效益至上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质量安全管理上往往处于次要地位。这种思想造成管理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质量安全管理投入不足,检查和培训常常为了赶工而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风险陡然上升。企业内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部门间缺乏协作,职责不明确,导致推诿现象频发。质量与安全管理未形成有效合力,缺乏监督,执行情况难以追踪,问题无法及时修正。
1.2 人员层面原因
施工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淡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培训体系,许多企业从未进行教育,施工人员不懂标准规范,加上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学习新理念与方法,快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施工人员具备高素质,可是很多施工人员没通过专业培训,施工时会误读图纸或者操作失误,造成工程质量问题,而且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也有知识空白点,不懂法规标准,这会降低管理人员的效力。
1.3 外部环境层面原因
电力工程建设竞争激烈,低价中标是常态,企业为了保障利润,会在材料采购,人员安排,安全管理等环节省略成本,采用劣质材料,缩减管理人员编制数量,这些做法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水平,再加上我国虽然制定了详尽的法规标准,但其执行监督力度不够大,监管部门只是形式上地检查一遍便草草结束工作,对于那些违法的行为只是轻轻惩罚,这样一来企业的人员就敢冒险侥幸行事,安全隐患便积累了下来,比如说某些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被发现,于是酿成了惨痛的事故。
二、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质量管理对策
建立健全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确定质量目标,将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确定详细的质量考核标准,对各个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职务晋升挂钩,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质量管理。加强对施工材料采购的管理,选择有信誉、质量良好的材料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在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采购的材料质量标准、规格型号、验收方式等内容,对材料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约束。材料进场验收环节严格按验收标准进行,对材料的外观、尺寸、性能等全方位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发现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回,杜绝进场,加大对材料存储、使用管理力度,避免材料因存储不当造成损坏变质,影响工程质量。
2.2 安全管理对策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案例剖析等活动,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议程之中,定时召集有关人员举办安全管理专题会议,讨论解决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难题,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告标识牌,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的同时,促使施工人员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创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监督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安全检查人员要依照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定时对现场执行全方位细致的检查,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隐患,发出整改通知书,指定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间,整改要求,追踪整改进度,确保隐患被及时改正,对于违背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厉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纵容迁就,像没有戴安全帽就进到施工现场的工人,就要按相关规定予以罚款,在现场通报批评,以此起警戒作用。
2.3 质量与安全协同管理对策
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协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员包括质量部门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和工作流程,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协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交叉问题与矛盾,建设质量与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质量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时将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相互通报,并共同商议解决措施,以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相结合,同步实施。每一道工序开始之前,给施工人员展开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讲明白施工质量标准和安全事项。施工当中,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要增多巡查力度,尽早察觉并改正施工人员在质量与安全上的不妥行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需同时处理,不能偏重一方。
三、结论
通过落地质量责任考核、材料全流程管控、三维度安全培训、协同管理机制等对策可以有效系统破解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痛点,降低电力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工程实体质量。企业应将管理优化作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人员素质高、制度执行硬、协同响应快”的“三高体系”。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和“双碳”目标下的建设需求,更要运用数字智能化手段,创新管理模式,让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筑牢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基础设施网络。
参考文献:
[1] 陈 卓 . 电 力 工 程 建 设 质 量 与 安 全 管 理 对 策 [J]. 全 面 腐 蚀 控制 ,2022,36(12):65-66.
[2] 常亚磊 .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J]. 四川建材 ,2022,48(06):218+226.
[3] 肖川凌 . 分析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1,(29):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