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CiteSpace对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

朱寒雪 潘婷 王亚楠 汪家兴 方怡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机电工程学部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可循环包装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采用 CiteSpace 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文献共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突现词分析,以 CNKI 收录的 2015-2025年度可循环包装论文 484 篇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可循环快递包装现状进行分析。并将其所包含的相关重要信息,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为基础加以解读,可供选择相关产业发展方向时参考。

关键词: 可循环快递包装;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线上购物成为主导消费方式,推动快递业务量大幅增长,日均业务量超3.6亿件,服务近7亿人。但快递包裹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回收再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尽管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它们在快递包装回收领域的综合运用讨论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复合式研究手段,深入分析该领域可循环利用的学术文献,展现研究现状。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输入检索式“(主题:可循环)and(主题:包装)”,限定时间范围至 2025 年及以前,并以中知网(CNKI)收录的期刊资料为基础数据源,设定检索执行日期。本次检索共获取 484 篇文献记录。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细致的筛选与人工清理,排除了书籍评论、会议通告及其他非直接相关的文献,最终确定 461 条符合条件的文献记录。运用 CiteSpace 这一可视化工具,在绘制知识图谱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两种方法,使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深入分析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

三、可循环快递包装的研究现状

(一)年度发文量统计分析

在文献计量分析领域,论文发表数量被视为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受关注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尺。为全面探索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研究的热度及其演变脉络,本研究对每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数量进行了详细统计:可循环包装的年度论文发文量在2015 年至 2025 年期间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预计 2025 发文量持续增多。这反映出学术界对可循环包装领域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研究热情和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初期阶段(2015-2017 年):此阶段,关于可循环包装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少,但已显露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反映出该领域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学术界的关注尚待增强。随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18~2023),可循环包装论文的发表数量从 2018 年开始猛增。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绿色包装的推动,学术界开始更加关注可循环包装领域的研究。此外,有关政策法规也大力支持这方面的研究。[1]

(二)核心研究力量分布

在各个研究领域内,均汇聚着一群核心的研究主体,这些主体包括核心的研究学者、研究机构及研究团队。他们所产出的研究成果是该领域尖端知识的象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整个研究领域的未来走向。故而,在进行任何相关研究之初,首要且关键的一步便是深入剖析这股核心研究力量,以便紧跟科研的最前沿动态。

1.核心研究作者

核心研究作者是在某一学术领域或研究机构中,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或研究方向有深入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并对该领域有显著贡献的学者或研究人员。这些作者通常因其突出的研究成果、学术影响力和在该领域的持续贡献而被广泛认可。能够被视为核心作者的论文发表数量在本研究领域达到或超过 2 篇。虽然可循环快递包装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不少研究人员的目光,但统计显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仅有 69 篇文章的总量,在所有文章的发送量中所占比例仅为 14.97%,远不及 Price 法则所规定的半数。这一数据揭示出,尽管研究群体庞大,但核心作者在该领域的引领作用仍有待增强。[2]

2.核心研究团队

在探究研究团队的合作模式时,我们发现同一机构内部合作与跨机构合作是两大主流形式,且前者在实际操作中更为普遍。作者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可循环快递封装研究领域的协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作者分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可循环快递包装领域内,存在四个核心研究团队。[3]

四、热点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可循环快递包装

4.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对文献精华的概括,可表明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的方向。基于 CNKI 数据库的 461 篇可循环快递包装文献,我们利用 CiteSpace 软件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图谱揭示了节点数量丰富但连接相对稀疏的特点,共 109 个关键词节点,网络密度为 0.015,相互间建立了 88 个联系。对于出现频率在10以上,中心性值在 0.1 以上的关键词,我们将其作为重点指征。在此之中,“绿色包装”、“可循环”及“包装设计”凭借其显著的中心性地位,成为了核心要素,它们紧密地与其他关键词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广泛涵盖性。[4]

4.2 研究趋势分析

突现词是指出现频率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动态变化揭示研究领域前沿动态趋势的关键词。通过 CiteSpace 软件分析得到的前 8 个突出词汇,为快递包裹绿色转型研究构建了突出的图谱。“绿色包装”是早期研究热点。从 2020 年开始,受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影响,这一领域出现了“循环利用”、“可循环”等新热点。从“回收”到“分类回收”的演进,标志着快递包装回收研究已从理论探讨向实践操作层面深入,表明“分类回收”不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预示着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五、结论

为了解可循环快递包装领域的现状,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5-2025 年的核心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文献进行测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得出如下结论:现状分析表明,该领域年发文量在2020 年达到高峰,这政策驱动的结果。在核心研究力量方面,核心作者的引领作用待提升。该领域存在四个核心研究团队,聚焦于循环利用和可循环主题。《关键词聚类图谱与中介中心性质分析》揭示了“绿色包装”“可循环”“包装设计”这三个快递包装领域的核心研究重点。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导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5]

参考文献:

[1]陈彦卿,庞玲.基于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设计趋势研究[J].生态经济,2022.

[2]刘芳卫,徐晓晴,闫英伟,等.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解析[J].绿色包装,2021.

[3]孙弋弋,张海莺.让快递包装“瘦身”助快递全程“减碳”[N].中国经济导报,2022.

[4]魏国辰,冀雪华.基于用户体验的快递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

[5]冯娅芳.包装的可循环再利用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