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

冯晖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 550001

前言: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物流行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全新机遇。应时而生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促使各大物流企业朝着高效化、智慧化和智能化的方面发展。随着物流业的不断优化和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明确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既要能够牢牢掌握和熟悉物流业务,又要具备在优化和管理物流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加以灵活应用的能力。现代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与输送物流人才的重要主阵地,因此,物流管理专业革新物流人才培养方法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物流企业对创新型优质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

根据高校教学实况可知,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使得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知识,致使学生既没有较高学习兴趣,又不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从而无法获得预期理想学习效果。但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需求非常直接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适时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及要求。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现代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先进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彻底挣脱时空束缚,为青年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及时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对混合教学模式与任务驱动等诸多全新教学模式加以使用,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各样技能点,岗位工作流程为根据,逐步细分成一个个简洁明了的实训任务,如此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具体工作流程有充分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顺利完成任务期间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促进自身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校物流教师除要深度融合基础物流业务知识和最新物流科技内容,及时又准确的将教学契合点快速找到以外,还要有机融合传统专业课程和人工智能技术,并切实做到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有机整合新技术,如借助现代技术为学生呈现视频等,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沉浸感大幅增强,还可以促进课堂学习质量提高,更可以将学生强烈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从而构建起一个高质高效教学模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而推动学生成为物流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

二、构建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视域下,现代高校为培养出大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劲和可以满足物流行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高素养、高技能的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其既要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变化进行深入调研,又要以结合实际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据合理设置物流课程,构建出一个健全完善、系统科学的全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高校还应专门构建出一套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课程体系,以此推动既定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对课程具备的时代性以及实用性等鲜明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在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过程中,教师可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课程设计。高校应当以社会发展趋势作为根本立足点,花费时间和精力制定出一套与社会实况相符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动态调整。高度重视,在传统专业课程当中合理融入现代数字技能,如可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巧妙融入建模仿真课程和数字化课程等;第二,实践教学。教师可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增加能够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和全面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实践课程;第三,设置选修课。高校可增加紧紧围绕数字技术方面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课程,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三、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提高

现代高校为加强建设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其积极的与地方大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主动聘请技术人员与业务骨干来担任兼职教师职务,让这些人员以教师的角色进入教学课堂,分享自己从业多年来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促使学生对物流行业工作环境有充分了解。与此同时,高校也应不断鼓励教师加强与地方物流企业的友好合作和沟通交流,定期进入物流企业亲身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以此促进自身专业技能日渐提高,拥有较高职业素养,使得未来为学生讲解知识时真正做到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另外,高校还应对教育工作者展开数字化培训,对以赛促教加以合理运用,并对各种带有一定激励性的政策来有条不紊建设线上资源,不定期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踊跃参与教学创新比赛、微课教学竞赛等,如此能够促进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及技能共同提高 [2]。

四、不断完善实训条件

在高校开展的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一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除可以促进学生个体实践能力大幅提高以外,还能够为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向具体实际操作进行转化提供帮助。在现代高校课程模块当中,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既要加大建设实训基地,又要配备先进实训设备,还要主动与大型软件公司合作,合理引入关于物流方面的各种实训教学软件,更要对仿真实训平台加以合理借助,如此才能够挣脱传统教学限制,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学习氛围,促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效率及质量提高。另外,高校还应紧密联系社会上的物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真正做到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和企业生产多方于一体,推动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总而言之,校企共同搭建物联网与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平台、物流大数据系统及控制中心、物流机器人及无人仓设计系统和物流实验平台,能够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持续提高,进而为学生今后从事物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时代来临,使得我国物流企业愈发迫切需要大量专业的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现代高校为充分满足物流企业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其需要通过积极创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教学手段、构建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师数字化素养及教学水平提高和不断完善院校内部实训条件的有效策略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与物流行业要求相符合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翟羽 , 李廷妮 , 李艳 . 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人才培养与经贸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对接研究 [J]. 中国航务周刊 ,2025,(05):79-81.

[2] 江玉庆 . 数字经济时代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探索 [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3,(12):170-172.

[3] 王缙 , 宾厚 . 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J]. 物流科技 ,2023,(07):166-169.

作者简介:冯晖(1972.1),男,性别:汉族,籍贯:湖南湘潭人,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从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证券投资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