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萍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自贡 643000

引言

自“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我国高中教育逐步从应试导向向多元导向转变,形成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职学校等多样化办学模式。这一转变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与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本文将分析高中教育多样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力求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与社会认可度,推动其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背景及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2014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完善多样化的基础教育体系”,各地相继试点综合高中和五年一贯制中职教育等模式。这些模式在丰富学生选择、促进个性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分流了职业教育生源,导致中职学校面临生源竞争压力。同时,多样化模式对中职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与普通高中形成互补衔接,并在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上实现突破。

自贡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交通与物流枢纽,其经济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协同,特别是在交通物流领域。因此,职业学校应根据自贡的产业优势,精准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与实践

在高中多样化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需构建与产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首先,应推进专业群课程建设,实现通用素养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能力,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外资源共享机制,将区域产业园区及企业实训基地纳入教学体系,丰富学生实践场景。其次,要深化“双师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紧贴行业前沿,提升教学实效;可通过引入行业大咖讲座、技能竞赛评委等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与实用性。再次,积极引入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在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自贡的职业教育体系应结合本地的交通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特点,开发与这些行业深度对接的专业课程,尤其要关注地方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部分学校已开展“订单班”“定制班”试点,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与全过程管理,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并通过校企联合评估、定期反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与对策

师资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面对教育多样化带来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需从数量与质量两个维度着力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加大引进企业出身的高级技师和工程师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同时,可采用“外聘 + 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引进行业专家参与重点课程授课与实训指导。另一方面,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校企互派、行业培训、进修深造等方式,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让教师直接体验岗位需求与生产流程。此外,应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以教学绩效和行业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投身职业教育,并通过职称评定、带薪进修、成果奖励等多重激励方式,激发教师创新教学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

在自贡等地方,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更应关注本地交通、物流及装备制造领域的实际需求。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行业需求的敏感度和教学的实际操作性。

四、校企合作机制优化与实践创新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特点与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推动政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师培训、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全流程育人机制;加快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联动的协商平台,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实践中,探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建研发创新中心”“合作培养专项技能人才”等多种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标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引入行业标准认证体系,定期开展合作质量评估与反馈,通过双向质量监控、联合管理和财务支持,提升项目可持续性。

自贡的交通物流及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与职业学校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和解决技能缺口,形成共赢合作模式。典型案例包括与某知名通信企业共建 ICT 云计算实训中心、与家电巨头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这些合作不仅提高了教学实效,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产环境,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潜力。

五、提升社会认可度与品牌建设

社会认可度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要通过对接国家重大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专业和品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样化活动展示学生技能成果与发展成就;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技能大赛,打造“技能达人”品牌,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格局。

自贡可以依托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的物流和产业优势,积极开展技能展示和职业比赛等活动,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的合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学院”,增强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结论与展望

随着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进程的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社会期待的多重驱动下,中职教育需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和品牌塑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联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优化教育治理体系,保障职业教育公平与质量。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在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学生终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雪纯, 马胜兰.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24,10(24):149-152.DOI:10.16681/j.cnki.wcqe.202424032.

[2] 汤霓 , 邱懿 . 新中国成立 75 年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边界演进及对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构建中国教育新图谱的视角 [J]. 职教论坛 ,2024,40(12):5-13.

[3] 冯丽 . 明确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方向 ,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 年全国职业教育科 ( 教 ) 研工作会议”综述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4,45(36):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