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从物理空间到情感共同体

作者

贺婷 虞惠芳

丹阳市丹北实验幼儿园 212300

在小班化教育场域中,德育环境创设需突破物质空间的表层逻辑,转向情感浸润的深层建构。本文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通过物理空间向情感共同体过渡,探索小班德育环境中显性规约与隐性德育的融合机制,构建适合小班幼儿的情感共同体,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提供具象化载体。

一、一隅一景皆育人:小班物理空间的德育意蕴构建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收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美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不断学习,幼儿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幼儿自身为主体的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见为幼儿创设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是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方面。

1. 空间规划中的德育隐喻

以“方圆之境”重构教室格局:在组织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时我们大多采用的是圆形或半包围形的座位形式,这样有利于小班幼儿感受自己是属于集体的一部分,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视野和交流机会。

以“规划性”设计主题墙面:设置动态化、多样化、个性化、规划性的主题墙面,墙面最上方是幼儿的作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及欣赏的平台,然后是班级共同制定的规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下方依次是我的游戏计划,户外活动选取,天气预报等内容,把下方的空间留给孩子做计划,体现了环境中的动态化和人性化,将墙面变成了幼儿学习和互动的平台。

2. 物象载体的教育转译

教具柜的“责任认领制”:每件物品标注幼儿个人标记,在收纳整理中培养契约精神。

光影角落的“情绪对话区”:利用帐篷、纱幔、地垫等打造私密空间,引导儿童通过绘画、拼贴进行情感表达。

3. 隐性课程的审美化表达

四季桌:结合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环境的创设,用颜色和场景将外面的世界引入室内,让幼儿意识到身边自然的变化和美感,对于自然界发生的事情变得更有洞察力。同时在共同布置的过程中,幼儿收集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能发现身边事物的魅力,也能激发更多的创意。

二、一心一意总关情:小班情感共同体的渐进生成

除了物质环境,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也是幼儿德育的关键,在小班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通过布置富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墙面装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师幼互动的温度传导

“蹲下来”的对话仪式:教师蹲下与幼儿交流,让自己和幼儿处于同一高度,用亲切的目光看向幼儿,或与幼儿进行膝对膝私语,更容易帮助幼儿和教师建立个性化情感联结。

“共情日记”的循环书写:教师记录班级暖心事件,利用照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向幼儿展示,丰富幼儿的情感。

2. 同伴关系的生态营造

“手拉手”角色体验:开展好朋友手拉手的活动,增进幼儿的友好情感,并在互助中培育责任感。

“和平桌”的协商实践:提供问题解决场地,引导幼儿稳定情绪,自主化解矛盾。

三、一点一滴见精神:协同育人机制的文化浸润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德育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德育生态圈,共同制定德育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品德发展。

“家庭美德任务单”:

开展“为家人服务”“美好小事”等实践活动,在家庭中实施德育教育,延伸德育场景。

“家长德育工作坊”:

邀请父母参与德育教育研讨,成立家长德育工作坊,鼓励家长了解幼儿,培养幼儿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一案一例显真章:小班德育环境的实践样态

案例:“和平桌”的创设与实施

设计思路:蒙特梭利认为,和平教育的长期目标是要通过最初的生命——儿童,来创造和平世界。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采光柔和,远离活动区域。它有一张和平桌,一个花瓶,里面插着一支“和平玫瑰”,墙上还有象征和平的白鸽……身为一线教师,我们可以利用“和平桌”这样一个温馨的小空间从而减少幼儿矛盾,引导幼儿自主、正确地解决冲突和矛盾。

空间构成:小桌子和凳子,温馨的桌布,关于情绪、协商、矛盾的绘本,和平花束或者娃娃。

育人案例:排队的时候,涵涵和圆圆发生矛盾,涵涵说:“我是宁宁的姐姐,我要排在宁宁的前面,我要带着她。”圆圆说:“我才是宁宁的姐姐,应该我在前面。”两个人为了排在宁宁的前面争吵和推搡,看到我走进,两个人僵持不动了。于是我对她们说:“你们怎么了?是不是有矛盾了?你们去解决一下吧。”于是两个人坐到了和平桌,涵涵先拿了和平娃娃说:“我是她姐姐,照顾她怎么了?”涵涵把和平娃娃递给圆圆,圆圆说 :“我也是她姐姐,我也可以照顾她。”涵涵拿过和平娃娃说:“我先排到前面的。”圆圆说:“我刚才就在那里的,你说怎么办?”两人沉默了一会,对视后,涵涵拉起圆圆的手说:“我们都是宁宁的姐姐,我们都照顾宁宁。”圆圆点了点头,然后一起排到了队伍里。

育人心得:幼儿学会通过轮流传递和平花束(娃娃)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对话中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受,缓解情绪,从而寻求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学会共情对他人的理解。小班幼儿一开始不会主动坐到桌子面前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一开始我们就会把和平桌当成一个师幼沟通处,一开始我们会有三张椅子,老师一张,小朋友各一张,教师将和平花束(娃娃)递给其中一个孩子,并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之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另外一个幼儿说出事情的经过,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当一些孩子有能力处理的时候,我们也会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已经可以利用和平桌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需要教师的帮助,孩子进入到和平桌即使问题没有解决,情绪也会逐步的稳定,可见和平桌不仅是一个调节矛盾的地方,也是孩子情绪平复的有效空间。

小班德育环境创设的本质,是将冰冷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有温度的意义网络。当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承载着价值观的隐喻,当师生交往的每个瞬间都渗透着情感的共振,“立德树人”便从抽象理念落地为可触摸的生活诗学。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持续关注幼儿德育发展,让情感共同体在更广阔的维度上生长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