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王昆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高昌镇中学 072350

前言: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全新的要求,因此,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以此将游戏教学法和多样的体育竞赛融入到教学中,并做到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时间,同时教师还十分注意结合学生们的身体情况,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这不仅推动学生积极完成体育运动的训练任务,还促进学生加强身体管理。

一、开展体育运动比赛

体育运动有很多种,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运动比赛,这不仅点燃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还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运动比赛中表现自己的运动实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运动能力。

例如:在体育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羽毛球”“篮球”“足球”“短跑接力”等比赛,如此一来,学生非常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去踢球,同时学生展现自己的爆发力去努力向前冲,冲刺的过程中学生展现腿部的灵活性和爆发力,使得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实力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在比赛中获胜,更加激发学生对不同运动的信心和兴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加强体育运动,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地,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情况有所不同,也就说学生的体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应先了解学生们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体育运动时间,这不仅做到合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还通过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时间,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训练,进一步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例如:学习“长跑”运动技巧时,教师先展示标准的起跑姿势和跑步的动作要领,然后,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安排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任务,而对于体能强、体质好的学生,则加强长跑训练,既做到因材施教,又通过合理安排跑步时间,使所有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跑步姿势、起跑动作和长跑的呼吸节奏、动作要领,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按照每名学生的身体情况去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同时合理安排学生们的运动时间,以免运动时间过长,而影响其身体健康,这体现出教师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运动方式去展现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教师充分意识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课堂上先讲解体育运动技巧和动作要领,然后,根据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开展“火车前进”的体育游戏,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由此学生主动在游戏中与同学互相配合着前进,在向前行走的过程中学生将手搭在对方肩膀上,并跟着教师喊出的口令一二一地朝着终点走,整个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专注,并加强学生的配合能力和腿部协调能力,学生既增强综合能力,又学会运用慢走的方式去加强运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传球接力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活动,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非常快乐地运动,逐渐学生爱上运动,进而推动学生乐于参与不同的体育游戏,这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四、设定体育运动目标

体育教师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作为教学目标,为此,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在讲解“跳远”动作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跳远动作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展现直观立体的画面,使学生非常认真学习立体的运动动作,在学习中学生牢记视频播放的跳远动作,同时学生积极跟着立体的运动动作去学习跳远,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快速学会标准的起跳动作和跳跃要领,同时还在教师鼓励下,积极展现自己所学的跳跃姿势,在跳跃时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起跳高度、动作力度和缓冲的落地速度,这说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这些标准的运动技能,对此教师除了多多鼓励学生以外,还应借助教学设备,将更多的教学内容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课程,在不断学习中学生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还加强自身体质,使得学生体质越来越好,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体育运动知识以外,还应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学,而以健康教学作为出发点去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和体育竞赛,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设定运动目标,以及做到合理安排学生完成各项运动的时间,这样一来,能够在合理运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海博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研究 [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5.

[2] 张坤明 .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J]. 体育画报 ,2025(5):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