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领域视域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分析
宋奇萍
滦州市茨榆坨镇谢各庄小学 063700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游戏是幼儿最基础的生活方式,它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学科的结合,可以给儿童创造充满趣味和教育性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身心、认知、情绪和社会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基于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食欲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途径和优化对策进行全面剖析,既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又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语言潜能
语言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语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1]。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创造多样化的游戏情景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创设沉浸式、体验式的语言情境,可以激发儿童的语言学习动力,促进其语言应用和思维的发展。叙述型游戏情景将儿童绘本故事作为媒介,把叙事文本转换成互动的情景。通过分配角色和情节再现等方法,将幼儿带到角色的角度,通过对话演绎和情节的推动,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并锻炼其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情景设置,既有助于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又可以在人物的情绪感受中加强其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生活化的游戏情景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中心,通过模拟现实中的购物、社交聚会等情景,让语言教学回到生活的本源。在生活情景中,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并在交际过程中处理用语言处理问题,使儿童语言由模仿到独立使用。为儿童创设创新的游戏情景是由诸如诗歌创编、词语接龙这样的开放式的游戏活动来推动幼儿打破传统的思考方式,指导儿童利用已有的语言体验来进行创新。通过设置话题架构和规范指导,让儿童能够在自主创造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加强语言的逻辑性和想象力,从而达到了语言技能和思维素质的协调发展[2]。
二、多元艺术体验游戏,提升创造活力
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中,创设多种体验式的游戏,是激发儿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把艺术教学和游戏感知、审美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3]。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主题式游戏活动,以开放式的游戏为主要题材,给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进行绘画和雕塑游戏时,在游戏期间不限制游戏道具,指导幼儿自己选取道具和媒介,在色彩碰撞和肌理塑造中进行艺术表现的探究。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审美和想象力,并促进幼儿可视化思考的能力的发展。在音乐领域注重对韵律的感悟和情绪的表现。运用韵律编排的游戏,幼儿在身体的律动如拍手、跺脚等过程中,对音乐元素进行分解,使抽象的旋律变成具体的行为;在演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合作来体会到和声,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把音乐原理转换成可操控的游戏法则,让儿童在愉快的经历中建构基础的音乐节奏和韵律能力。话剧游戏是将绘画、音乐和语言等多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筑起一种综合的美术实践领域。通过故事改编和角色创设等多种游戏活动,指导儿童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和语音的改变来创造角色,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三、利用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社交能力
通过设计结构化和情境化的交互游戏,可以使儿童在现实仿真的社会关系中逐渐培养出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管理的技能,从而达到由个人认识到社会适应的转变。合作交互游戏,能让幼儿在分工与合作中体会到团体的价值观,通过对角色的指派和分解,培养儿童听取他人意见,协调个人和群体需要的能力 [4]。比如,在“建造城堡”的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谈判来决定自己的建造计划,并且分配好搬运、搭建、装饰等角色。在不断地交流和合作中,他们逐渐掌握了语言表达和冲突调解等社会技巧,从而建立起最初的群体归属感。竞赛式的游戏以规范和规则为引导,使幼儿进行规则的认识。例如“接力赛”教师制定清晰的比赛规则和评判准则,让幼儿在比赛中自觉地遵循比赛的规律。这样的比赛方式既可以激励幼儿积极上进,又可以通过输赢经验来指导幼儿面对成败,与同伴合作交流,调整心态的能力。通过对各种社交情境的模仿游戏,培养儿童对各种社交角色的责任感和行动准则的认识。孩子们通过扮演医生、病人和收银员等角色,在“医院就诊”“超市购物”等场景中进行角色交互,学会使用礼貌语言,解决突发事件,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交意识和交际技能。
四、探索自然游戏,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
利用丰富的自然环境组织游戏,让幼儿在观察、实验和思考中,建立起科学认识,并将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和逻辑思维培养起来。以任务为导向的自然游戏是一种以清晰的目的为导向的儿童自主探究的活动。通过设置诸如“发现发光的植物”“跟踪蚂蚁的路径”等游戏,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现有的体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等方式来搜集资料,并在问题的求解中,对科学探索的基础进程产生一定的认识。这一类的活动是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变成具体的问题,有助于儿童培养积极的探究意识。感觉体验式的游戏注重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通过对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大自然中,幼儿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和触觉)来采集各种信息,从而产生对自然界的各种问题,从而为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
五、依靠趣味体育运动,增强幼儿体质健康
趣味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把体育目的与游戏情景相结合,并结合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体育兴趣,改善他们的体质。体能游戏运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比如,把“丛林探险”与穿越障碍的情节相融合,设置横木、钻洞穴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能力。这类游戏可减少儿童对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恐惧,从而体会体育锻炼的乐趣。体育技巧类的娱乐游戏侧重于对特殊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强化,通过对规则的限制和目的的引导,使儿童的动作更加精细。例如:滚球挑战中,幼儿需要掌握球扔出的力量和方向,并透过不断的训练,加强对手上的肌肉及空间知觉的掌握。通过对比赛规则的设置,使儿童了解动作准则,并在竞赛和协作中提高动作技术的熟练和稳定。而健康习惯培养游戏,更是立足于现实,在游戏中融合了健康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
结束语
在儿童发展的五大领域视域角度看,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的发展,是尊重幼儿学习规律的重要表现。通过创造语言情境,进行多种艺术体验,组织社会互动游戏,探索自然奥秘,并结合趣味性体育活动,把教学目标和游戏结合,不仅可以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得到充分的激发,还可以让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健全学前教育系统,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任益民 .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界 , 2025, (03): 101-103.
[2] 薛征 .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 [J].教师 , 2024, (10): 93-95.
[3] 李小红.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J]. 求知导刊 , 2023, (26): 110-112.
[4] 刘耀娟. 五大领域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J]. 科幻画报 , 2023, (07):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