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韦苗慧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凹里幼儿园 710086

一、引言

伴随着双向幼小衔接的提出,在幼儿教育的征程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大班幼儿而言,着重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举措既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能全方位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以及社会性发展,又如同点亮了一盏自主意识养成的明灯,有助于激发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为其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一)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显著。部分幼儿能迅速自主完成任务,动作迅速、收纳整齐,展现出浓厚兴趣并积极与同伴合作探索;而另一些幼儿则存在缺乏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问题,对活动不感兴趣、参与时十分随意。

(二)影响因素

1. 家庭方面:家长过度宠溺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日常起居到饮食调配,再到活动的细致安排,对孩子的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包办代替。久而久之,缺少自我管理的锻炼机会,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这无疑对他们未来独立面对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2. 教师方面:尽管教师们能够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在大班幼儿自我管理培养方面常常力不从心,导致幼儿自我管理意识激发和培养不足,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处理的能力。

三、善用资源,创造自我管理机会

(一)过渡环节自主安排

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容易秩序混乱。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正处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的关键时期,教师理应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自主规划在过渡环节的活动内容。比如,排队时回想学过的儿歌;整理衣物的间隙检查同伴是否穿戴整齐;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这样一来,不仅能让过渡环节变得有序,还能培养幼儿珍惜时间、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材料自主选择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且难易不同的玩具和材料是教师重视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尽量选择低结构材料,让大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材料参与游戏。例如,水管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玩法,在美工区可装饰,在建构区可搭建,在科学区可进行探索,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做好重要铺垫。

四、基于幼儿一日活动,积累自我管理经验

(一)培养幼儿独立意识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大班幼儿的独立意识。教师要准确掌握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使用高效的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独立性。如:自己梳头发、整理仪容仪表、收拾图书和玩具等,将独立意识培养自然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引导大班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鼓励大班幼儿在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幼儿的提问或回答进行启发引导式的追问,巧妙地引导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要以专业且包容的态度尊重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以及个体间的差异,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开放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在自我管理和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二)培养幼儿服务意识

大班幼儿具备初步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可以在班级设置各种服务岗位,像值日生、小组长等。同时,组织幼儿自主制定班级公约,实行岗位轮流制,确保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幼儿在岗位任务驱动的作用下,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相应的职责,不仅能够提升团结合作的能力,还能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在班级服务的参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五、家园社共育,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一)共享优质育儿经验,体悟大班幼儿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意义重大。为积极做好家园协同合作育人,帮助家长深刻体悟大班幼儿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教师可利用家园联系栏、班级群等形式共享科学的育儿经验,从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引导家长掌握正确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获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例如,培养孩子按时起床、整理物品、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在家庭中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帮助大班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

(二)多形式携手发展,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多形式携手发展是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入手,比如亲子制定作息时间表,亲子整理玩具、物品,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向幼儿渗透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角色扮演游戏中让幼儿模拟体验不同的角色,学会遵守规则、合作交流和自我管理。教师还可以利用集体教学、谈话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是幼儿成长的大舞台,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社区可以组织适合幼儿参与的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让幼儿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关心他人、遵守社会公德,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积极评价,增强自主管理的信心

(一)教师评价,精准引导与专业鼓励

教师要敏锐捕捉幼儿在自我管理方面的点滴进步,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主动整理区域玩具或承担任务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且具体的评价。帮助幼儿明确自己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从而增强他们继续做好自我管理的信心。

(二)家长评价,温暖陪伴与亲情激励

家长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自我管理表现,如自己穿衣、刷牙、整理物品等。当幼儿有这些积极行为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用语言表达对幼儿的赞赏或者一个拥抱、一个亲吻,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和认可。同时,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一天中的表现,共同总结孩子在自主管理方面的进步,让孩子在亲情的陪伴下,更加坚定地做好自我管理。

(三)幼儿评价,自我认知与同伴互促

幼儿之间的评价也能对增强自主管理信心起到独特的作用。一方面,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过程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管理。另一方面,组织幼儿进行同伴评价。同伴之间的评价更加贴近幼儿的视角,能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学习到同伴的长处,在相互鼓励和学习中共同增强自我管理的信心。

七、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路人,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尊重为基石,积极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采取有效引导,通过善用资源、依托园所活动、协同家园共育、开展积极评价等策略,帮助幼儿积累自主管理经验,增强自主管理信心,学会独立思考、动手动脑,为成长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