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作者

刘群梅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 661017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和创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进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一模式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在以读促写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批判性思维在英语读写中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在英语读写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众多学者围绕批判性思维在英语读写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例如,Paul 和 Elder 指出,批判性思维是高级思维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具有关键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超越表面的语言知识,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1]。在阅读理解方面,它能助力学生突破表层文字的局限。普通读者可能仅停留在知晓文章所述之事,而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会深入剖析文本背后隐藏的深意、作者的潜在意图及观点倾向。Facione 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善于分析文本结构、评估信息可靠性,进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2]。他们会审慎考量文本内容,质疑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对文章主旨更精准、透彻的把握。

2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特点

2.1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系统性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具有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系统性特点。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阅读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为写作提供丰富素材、语言范例和思维启发的重要基础。通过阅读各类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学生接触到多样化的观点、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这些都成为批判性思考的源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语言运用技巧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

2.2 思维培养的渐进性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教师会选择相对简单、主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批判性思维。例如,通过提问一些基本的理解性问题,如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举例说明的等,帮助学生建立对文本的基本分析能力。[3]

3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3.1 优化阅读引导,启迪思维火花

优化阅读过程中的引导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环节。教师可通过巧妙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阅读前,抛出开放性问题,如“若你要写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与预测欲望,带着期待进入阅读。阅读中,针对文本细节提问,像“作者为何选用这个数据作为论据?其可靠性如何?”促使学生关注论证逻辑,学会质疑。阅读后,提出综合性问题,如“结合现实,你认为文中观点有无局限性?”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联系实际进行批判性反思。案例:在讲解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议论文时,阅读前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对未来生活影响的文章,你会从哪些方面写?”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阅读中,针对文中提到“人工智能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达到 90%; ”这一数据,教师提问:“作者选用这个数据作为论据,其可靠性如何?有没有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准确率?”

促使学生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逻辑。阅读后,教师提出综合性问题:“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你认为文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是否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学生们纷纷联系现实,如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技术故障风险等,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思维得到了充分启发。[5]

3.2 创新写作活动,拓展思维维度

创新写作活动形式是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以读促写中深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观点辩论式写作,教师给定有争议性话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后,让学生分组代表不同观点进行写作辩论。

案例:教师提供了一篇关于“网络教育是否会取代传统教育”的阅读材料,材料中既有支持网络教育的观点,也有维护传统教育的理由。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支持网络教育的观点进行写作,另一组代表支持传统教育的观点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支持网络教育的学生深入分析网络教育的便捷性、资源丰富性等优势,同时也要思考如何解决网络教育可能存在的缺乏面对面交流等问题;支持传统教育的学生则强调传统教育的人际互动、课堂氛围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改进传统教育。通过这种观点辩论式写作,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6]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平台。通过精心选择阅读材料、优化阅读过程引导、创新写作活动设计以及加强写作反馈与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

参考文献:

[1] 基于新教材的主题阅读教学实践探索——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实践. 徐

洁 . 教学月刊·中学版 ( 外语教学 ),2021(03)

[2] 主题意义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黄玉虹. 中学生英

语 ,2024(32)

[3] 初中英语“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刘燕. 家长,2023(25)

[4] 初高中衔接阶段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李婉仪 . 英语教

师 ,2021(23)

[5] 创客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 高燕 . 新课

程 ,2022(23)

[6]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雷燕. 中学生英语,2022(40)

[7]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研究. 崔虹. 教育界,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