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李晓娟
陕西省宝鸡市金陵中学 721000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新课程背景赋予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迫切且深远的必要性。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当下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对人才的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唯有改革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逻辑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就教育理念转变而言,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个性差异与兴趣培养。传统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改革能促使教学回归育人本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
2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陈旧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秉持传统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观念下,教学重点过度倾向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按照既定教案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学生大多时候只能被动倾听、记录,缺乏主动思考、提问与探索的机会。这种教学理念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2 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讲授法仍是主流教学方式。尽管讲授法能够高效地传递知识体系,但长期依赖这一方法,会使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互动性与趣味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课堂上,很少见到探究式、讨论式、项目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去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领会其内涵与本质,更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3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亟待完善。一方面,评价方式过度倚重考试成绩,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和家长过于关注成绩高低,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充分参与到对自己和他人学习情况的评价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能力。此外,评价内容局限于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量严重不足。
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3.1 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深度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首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并非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主探究问题。例如在函数概念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实例,自行尝试归纳函数定义,教师再适时引导与总结。其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聚焦于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3.2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探究式教学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如给出一些不同条件组合的三角形,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裁剪、拼接等方式,自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合作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合理分组,布置小组任务,像数学建模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3.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积极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能促使他们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优缺点,如定期让学生撰写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运用等方面的情况。学生互评可增进相互学习与交流,在小组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互相评价解题思路、合作表现等。同时,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小组活动贡献等,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作业评语等方式进行。
3.4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能为教学带来全新活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比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通过 3D 动画展示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展开图和截面形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J]. 王金华.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4(19)
[2]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J]. 彭章萍 . 亚太教育 ,2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