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 辅助的ASSURE 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刘菲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35
【关键字】ASSURE 模式;人工智能;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个性化学习
引言
人工智能辅助的ASSURE 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创新性的改革路径。这种模式通过深度整合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了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分析系统能够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据此优化课程设计,系统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等维度的语言综合能力。智能推荐引擎可动态生成个性化学习资源和适应性训练任务,结合实时学习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教学内容。AI 驱动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特别是在口语交际和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智能系统基于学习者认知特征推送适配的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资源,通过跨文化对比研讨有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智能交互平台借助情感计算技术实时监测课堂参与状态,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依托任务型教学和协作学习设计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发展维度上,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提供的实时教学数据分析支持教师进行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促进其专业成长。构建的多维评估体系整合了语言能力指标、思政认同度和社会责任感等评价维度,通过智能化分析工具实现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估和精准反馈。
人工智能赋能的 ASSURE 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英语教学质量,更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发展,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文化自信和全球胜任力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对推进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种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使他们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种模式,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人工智能辅助的 ASSURE 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影响。
然而,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辅助的 ASSURE 教学模式的潜力,仍需面对一系列挑战。如何在技术融入的过程中保持教育的本质,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和人文关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确保智能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防止学生信息泄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此外,教师的技术素养和培训也是推广该模式的关键,只有教师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因此,未来在推广人工智能辅助的 ASSURE 教学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技术、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其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这些挑战,学术界和教育机构应展开深入研究,探索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准则,引导教师在使用智能系统时注重人文关怀,保持教育的温度。另一方面,加强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同时,加大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自信地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教学创新。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辅助的 ASSURE 教学模式将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国内外现状分析
结合ASSURE 模式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它通过多模态学习资源和任务设计,能够提升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上的融合度,助力实现“三全育人”目标。与此同时,它也能实现个性化教育与精准教学,AI 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和思想政治素质定制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兴趣。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定制思政教育内容,AI 能够根据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价值观认同,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材料,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AI 技术结合 ASSURE模式还可以完善全景化的教学评估系统,AI 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情感反应,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精准引导和反馈。
在国外,AI 与教育的结合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领域。虽然西方国家的思政教育与中国有所不同,但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全球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 AI 分析学生的情感、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并培养社会责任感。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AI 技术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思政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尽管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AI+ 思政教育的结合,但整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
二.实践措施
(1)改革教学目标,聚焦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加强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培养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基于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教学目标不仅关注语言能力的提升,还应兼顾思政教育的目标,即通过英语课堂培养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以及全球视野。因此,教学目标应在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强调通过英语学习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翻译等综合语言能力。同时,课程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升学生的思政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具备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与专业特色,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选取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素材。同时,基于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促进他们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思考和内化,提升其综合素养。
(2)改革教学设计,聚焦个性化、互动性和跨学科融合,推动智能化教学和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个性化和互动性,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智能化教学设计、多模态教学资源和跨学科内容融合方面。通过利用 AI 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语言水平、兴趣爱好和思政态度等,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进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例如,AI 平台的智能推荐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兴趣点的学习资源。在多模态教学资源方面,结合文本、视频、音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多维度的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同时,通过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设计围绕全球化、文化认同等话题的跨学科项目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全球时事新闻、跨国公司文化等内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化视野的关系,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
此外,AI 平台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辅导服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 平台可以实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即时反馈,减轻教师的辅导负担。同时,AI 平台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和答题情况,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学生学习分析报告,帮助教师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3)改革教学实施,强化个性化教学、互动式学习和跨学科融合,并通过 AI 平台实时反馈,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理解深度。基于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在教学实施中进行改革,着重于智能课堂互动、课堂内容实时调整和虚拟教师辅助。通过AI 平台进行实时互动和反馈,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AI 辅助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动态调整课堂内容,例如,当发现学生对某一思政内容理解较浅时,系统会自动推荐相关的辅导资源或调整讲解方式。
(4)改革课堂互动,提升智能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利用 AI 技术进行情感识别与反馈、分组协作与任务驱动、以及提供实时互动平台。在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下,课堂互动呈现出更高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多样化。AI 系统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其分为小组,为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任务,如跨文化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论等,增强学生间的协作与互动,提升学习效果。此外,借助在线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实时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成果,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的认同感。
三.预计效果
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教学效果将得到提升,AI 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学生需求,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地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思政素养。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其思想政治认同感、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能够通过 AI 系统的反馈和数据分析,实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决策精准性和教学水平。此举推动高校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建立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最终,AI 辅助的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将有效提升语言能力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推动教育创新和跨学科整合,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AI 辅助的 ASSURE 模式还将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AI 系统能够识别出教学资源中的强项和薄弱环节,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资源的高效配置,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确保了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AI 技术的应用还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0). 新工科建设指南(第二批).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何克抗 . (2021).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路径分析 . 中国电化教育 , 401(6), 1-8.
[3] 王蔷 , 胡亚琳 . (202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 外语界 , 197(3), 12-19.
[4] 张虹 , 李芒 . (2023). 智能时代课程思政的 AI 赋能机制研究 . 远程教育杂志 , 41(1),45-53.
[5] 吴岩 . (2019).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 中国大学教学 , 12, 4-7.
[6] 董艳等. (2022). 多模态学习分析支持下的思政教育精准化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43(8),71-78.
[7] 陈丽等 . (2020). 在线教育中的学习者情感识别技术综述 . 计算机应用研究 , 37(S1),1-5.
[8] 孙众等 . (2022). 基于 AI 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模型研究 . 中国远程教育 , 551(8), 32-40.
[9] Chen, X., et al. (2023). AI-powered moral education: A mixed-methods study in Chineseuniversities. Computers & Education, 194, 104702.
作者简介:刘菲,1986.6,女,汉族,辽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