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控模式探究
梁鸿宇
中国人民大学
一、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正逐步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领域的发展,旨在通过金融手段,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资源配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供应链金融通过提供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帮助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整车制造商和下游经销商等各个环节解决资金流问题,确保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同时,供应链金融还能有效整合产业链各方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2]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中常常存在供应商向买方提供货物或服务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收到货款的情况。这就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了资金压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向金融机构质押应收账款来获得短期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提高流动性。[3]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通常利率较低,且企业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抵押物或担保。这样,企业可以借助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获取更为灵活和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运营成本。[4]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及融资模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
由于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旦供应链中某个环节出现流动性问题,将会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5] 信用风险是指供应链中的企业可能无法按时履约,导致其他环节企业无法正常运营或无法及时收回资金。这可能源于供应链中某个环节企业的经营不善或出现其他不可控因素。[6]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变化或政策变动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中的企业无法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7]
(二)供应链的三大融资模式
债权融资、股权融资、项目融资是供应链融资的三种模式。公司以债券、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债务融资的特点。[8] 债务融资具有成本低、期限长、利息税前扣除和利息稳定等优势,适用于规模较大、前景较为明朗的企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配股的方式是股权融资的特点。[9]股权融资具有权益分散、风险共担、募资规模大和融资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具有较大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企业。项目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将自己的项目进行融资,包括发行项目债券、与银行合作贷款或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等方式。[10] 项目融资主要以项目的现金流为还款来源,具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适用于具有明确收益预期和相对成熟的项目。[11]
四、基于应收账款质押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困境
(一)信用关系软约束
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由于供应链成员众多,且各成员之间的信用关系复杂,往往存在信用关系软约束的问题。供应链成员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对另一方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信息了解不足。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增加。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中,如果金融机构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了解不足,就难以准确评估其还款能力和意愿,从而增加了融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各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对于融资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存在信任度不足的问题。这种信任度不足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中的合作意愿降低,进而增加了融资难度和风险。[12]
(二)赊销行为不规范
赊销行为作为一种销售策略,本应在一定的法律和商业道德框架下进行,然而,不规范的赊销行为给公司和整个行业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负面影响。不规范的赊销行为可能导致资金风险。[13] 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时为了吸引客户或推动销售,可能过度放宽了赊销政策,放宽了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估要求,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在赊销交易中,应收账款是融资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欺诈行为等原因,往往存在应收账款真实性难以验证的问题。如果金融机构无法准确验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就难以保障其融资安全。不规范的赊销行为还可能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15]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不足、管理能力有限等原因,往往存在应收账款账期管理不善的问题。这种账期管理不善会导致应收账款逾期、坏账等问题频发,进而增加了融资风险。[16]
(三)内部信用管理缺失
在供应链金融中,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保障融资安全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评估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往往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被低估或高估。这种风险评估不准确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决策效果,增加融资风险。[17]
信用管理制度是保障供应链金融各方权益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往往会导致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风险增加。这种信用风险增加会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稳定,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8]
其次,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应收账款跟踪和催收方面存在缺失。没有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无法及时跟踪和监控客户的付款情况。这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未能回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同时,缺乏催收机制和措施,使得企业无法及时追讨欠款,进一步加大了坏账的风险。[19]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和预警方面存在缺失。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信用风险。这意味着企业无法提前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坏账风险。缺乏应收账款的定期检查和分析,使得企业对账款回收的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难以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调整。[20]
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对于使用现代的信贷管理手段和分析手段并不是很重视,在信贷决策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因素和盲目性,缺少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呆帐和坏账,从而产生了金融风险。[21]
(四)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关于风险管控的保理业务相对落后,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缺少统一性的标准,存在着税收、外汇、风险准备金的税前计提和监管政策不统一等“老问题”,也没有建立专业的风险管控专业人员队伍。[22]
五、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管控的相关建议
(一)健全信用管理机制
新能源汽车公司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健全自己的信用管理体系,为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应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明确信用管理机构的职责,明晰信用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23] 二是要完善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主要有信用管理制度、资信评估制度、资信档案制度、赊销管理制度等,并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从而构建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24] 三是要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加速信息化的信息管理,构建一个全过程、动态的、覆盖国内外客户资料、评估与授信、债权担保、应收账款追收的信用支持系统。[25]
(二)搭建风险管控运作平台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加强与银行和其它金融组织的合作,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风险管控系统和风险管控业务运行机制。首先,根据本公司内部成员企业风险管控业务的需求,可以申请成立一家专门的商业保理公司,[26] 也可以利用集团内的其它类金融机构的优势,或者在财务公司等内部的金融平台上建立起一种多元化的风险管控业务发展模式。二是要充分利用主办银行的职能优势,以银企关系为纽带,加强与本土商业银行的合作。[27]
(三)加大风险管控模式创新
要密切关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以及现代的金融业务发展趋势,加强对风险管控模式的创新,打造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系统化的业务模式,为公司的内部成员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28] 根据客户需求,精准提供服务。二是要进行融资方式的创新,通过拓展保理业务的融资途径,持续减少融资成本,使保理公司能够充分地发挥其作为金融的补充功能。[29]
(四)优化融资经营环境
要注重标准化的建设,在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的指引下,制定出一套涵盖整个融资业务流程、有自己特色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积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行核心职工持股,推进融资公司中长期激励政策“先行一步”,[30] 要从根本上防范“操作风险”,就必须健全公司的风险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强化监督,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对财务风险的监督。[31]
(五)强化保理风险防范
保理是一种“类金融”,它涉及信用、操作、契约、欺诈等各种类型的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坚守法律底线。一是要强化买方的经济实力与资信调查,要优先挑选那些在行业中具有稳定地位、效益较好、资信状况较好的会员和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或者通过信用保险,[32] 第三方担保等方式进行风险的转移和规避。二是要加强对保理业务的流程管理,认真地检查应收帐款,保证它的真实性。同时,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各岗位的责任,及时地向客户提供风险提示,[33] 同时,还需要对风险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置,对保理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进行严格的防范。三是要强化合同管理,做好境内外交易背景及交易标的、合同、发票、运输单证等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核,防止“阴阳合同”和“假合同”的产生,保证保理资金不被挪用。四是谨慎选择保理商;保理商的资金实力、服务质量和信誉度是决定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尽量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管理严谨、财力雄厚的保理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双赢。[34]
六、结论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各种融资渠道,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支持;同时,通过构建企业的资信评价制度,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减少企业的信贷风险;同时,要注意市场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发展,适时地进行运营战略的调整,以有效地规避市场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琼 .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及其防范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3,(10):18-20.
[2] 姜程淇.G 公司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案例探究[D].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3.
[3] 周毓萍 , 赵允 , 欧阳红兵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研究 [J]. 财会通讯 ,2023,(12):143-147+153.
[4] 周也评 . 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 [J]. 今日财富 ( 中国知识产权 ),2023,(02):38-40.
[5] 周先平 , 罗瑞丰 , 陈明威 . 动产担保政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两次修订的准自然实验 [J]. 经济经纬 ,2023,40(01):141-151.
[6] 胡欣如 .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问题 [J]. 经济研究导刊 ,2022,(30):112-114.
[7] 郭爽.Z 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优化研究[D]. 长春大学,2022.
[8] 崔佳妮.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的效果研究[D]. 江西财经大
[9] 熊彭杰. 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制度完善[D]. 西南政法大学,2022.
[10] 王媛 .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管理研究 [J]. 商场现代化 ,2022,(02):160-
[11] 刘海霞 , 陈晓然 . 担保制度变化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影响 [N]. 中国城乡金融,2021-12-10(A04).
[12] 贺志强 . 小微外贸企业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研究——“六稳”“六保”背景下基于跨境区块链平台视角 [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10):45-53.
[13] 张楠 . 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分析 [J]. 商讯 ,2021,(25):79-81.
[14] 李舒.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法律风险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21.
[15] 李学森.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研究[D]. 河北工程大学
[16] 李占雷 , 李学森 , 陈立等 .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违约风险传染研究 [J]. 会计之友 ,2021,(11):68-76.
[17] 洪亮 , 王重阳 . 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盘活方式探讨 [J]. 银行家 ,2021,(05):40-42.
[18] 胡可征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探析 [J]. 农村金融研究 ,2021,(04):57-62.
[19] 王美红 .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探究 [J]. 全国流通经济 ,2021,(03):81-83.、
[20] 匡炎炎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面临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J]. 金融会计 ,2021,(03):61-66
[21] 马万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讨 [J]. 商讯 ,2021,(01):81-82.
[22] 李海艇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问题研究 [J]. 科技经济市场 ,2020,(06):72-74.
[23] 孙敏娴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视角下的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突破 [J]. 河北企业 ,2020,(06):103-104.
[24] 田茂. 汽车行业供应链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博弈研究[D]. 燕山大学,2020.、
[25] 覃人杰.A 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研究[D]. 广西大学,2020.、
[26] 颜智圆.Y 通信公司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 长安大学,2020.
[27] 许奎. 供应链金融在B 公司供应链运营中的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2020.
[28] 王永辉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J]. 河北企业 ,2020,(03):151-152.、[29]张雨晴,付巧璇,芦铃元.应收账款权利质押融资对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20,(06):26-27.
[30] 耿峰.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 东北大学,2020.、
[31] 王雪 .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决策研究—— 基于供应链融资的视角 [J]. 价值工程 ,2019,38(30):136-138.、
[32] 谭思敏. 供应链金融下湖南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案例分析[D]. 湖南大学,2019.、[33] 王晓燕 .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研究 [D].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34] 何 珊 , 马 小 林 . 基 于 供 应 链 金 融 的 应 收 账 款 质 押 融 资 问 题 分 析 [J]. 征信 ,2018,36(10):89-92.
作者简介:梁鸿宇(1987.10.23) 男 汉族 山东青岛人,经济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