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德吉曲珍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 贡嘎县 850700
引言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数千年积淀形成的文化瑰宝,涵盖了传统思想、道德伦理、民俗习惯、艺术形式等丰富内容,是维系民族情感、塑造民族精神的核心纽带。基层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 “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向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其活动形式与内容深度契合民众的精神需求与生活实际。在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挑战的当下,基层群众文化凭借其广泛的覆盖面与强大的渗透力,成为连接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民众的关键桥梁。深入剖析基层群众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对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群众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筑牢基础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贴近性消除文化认知隔阂
基层群众文化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创作与开展的核心出发点,无论是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还是乡村自发的民俗聚会,其内容均围绕民众熟悉的生活场景、情感需求展开。这种贴近性让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中抽象的文字或博物馆里静态的展品,而是能够融入日常、可感可及的文化内容。民众在参与贴近生活的基层文化活动时,能更轻松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消除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与距离感,为后续的深入认知与传承奠定心理基础。
(二)基层群众文化的参与性唤醒文化传承自觉
基层群众文化不同于单向传播的文化形式,它强调民众的主动参与和深度融入,民众既是文化活动的受众,更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与表演者。在参与过程中,民众需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学习传统舞蹈的动作、了解传统礼仪的流程等。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能让民众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从 “被动接受” 转变为 “主动传承”,唤醒内心的文化传承自觉,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持久的内生动力。
(三)基层群众文化的普及性拓宽文化传承覆盖
基层群众文化的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城市的社区、街道,还是农村的村落、乡镇,都能通过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设过高的参与门槛,不受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群体的民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借助基层群众文化的普及优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突破地域与群体的限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让更多原本难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民众有机会了解、喜爱传统文化,从而显著拓宽文化传承的覆盖范围,壮大传承群体。
二、基层群众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延续
(一)基层群众文化维系传统习俗的生命力
传统习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传承依赖于长期的实践与延续。基层群众文化是传统习俗得以持续开展的重要载体,在基层社会,民众会按照传统规律,定期开展与节庆、礼仪相关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传统习俗的流程、内涵一代代传递下去。正是基层群众文化对传统习俗的持续承载,让传统习俗能够适应时代变化而不被遗忘,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部分,实现传统习俗的活态传承。
(二)基层群众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代际传递
民间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其传承高度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与实践演练,而基层群众文化恰好为民间艺术提供了这样的传承土壤。在基层,民间艺人能够通过参与文化表演、开设技艺培训班等方式,将自身掌握的民间艺术技艺系统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同时,基层群众对民间艺术的需求与喜爱,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民间艺人有机会通过实践不断打磨技艺,也让年轻一代在耳濡目染与实践参与中学习技艺,实现民间艺术的代际传递,避免技艺因无人继承
而失传。
(三)基层群众文化承载传统思想的当代传递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观念,如重视家庭、崇尚和谐、倡导诚信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其传承需要借助具体的文化活动进行渗透。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正是传递这些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例如社区开展的家风建设活动、乡村组织的邻里互助活动等,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传统思想观念。民众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会在互动与体验中理解传统思想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递,实现传统思想观念的当代传递,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得以延续。
三、强化基层群众文化传承作用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基层文化阵地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物理基础,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要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传承作用,需加大对基层文化阵地的投入,完善文化场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器材、书籍与资料,为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同时,要优化文化阵地的布局,结合不同区域民众的分布与需求,合理设置文化阵地,确保民众能够便捷地参与文化活动,让基层文化阵地真正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固定课堂”。
(二)培育专业基层文化骨干
基层文化骨干是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文化传承的效果。要通过系统的培训体系提升基层文化骨干的能力,定期组织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活动策划与组织技巧培训,让他们深入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方法。同时,要积极吸纳民间艺人、文化志愿者、高校文化专业学生等加入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带领民众开展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一支稳定、专业的基层文化传承队伍,为基层群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人才支撑。
(三)创新基层文化活动形式
随着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已难以满足当下的传承需求。要在保留传统活动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时代元素创新活动形式,例如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传统文化直播讲解、线上文化知识竞赛,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技术结合打造沉浸式表演,开发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制作活动等。通过形式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时尚的方式呈现,增强对民众的吸引力,尤其是吸引年轻群体参与,让基层群众文化在创新中更好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结束语
基层群众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它不仅为传统文化传承筑牢了群众基础,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活态延续,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生机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充分重视基层群众文化的价值,通过完善文化阵地、培育骨干队伍、创新活动形式等路径,进一步强化其传承功能。相信在基层群众文化的持续助力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文化力量。
参考文献
[1] 武永强 .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J].社区文化 , 2024, (16): 134-136.
[2] 韩艳芳 . 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J]. 乡镇企业导报 , 2024, (07): 15-17.
[3] 邱玥 . 基层群众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J]. 青年文学家 , 2012,(24):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