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的研究

作者

图雅

新巴尔虎右旗第二小学 021300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在小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逐渐被纳入小学英语教学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然拼读法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固化、与教材融合度低等,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深入研究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1 提升单词识记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传统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多采用 “字母拼写 + 中文释义” 的机械记忆法,学生往往需要反复抄写才能记住单词,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自然拼读法通过建立音形对应关系,让学生能够根据发音规则拼写单词,从 “死记硬背” 转向 “理解记忆”。例如,学生掌握 “ph”发 /f/ 音、“o” 在闭音节中发 /p/ 音后,就能轻松拼读并记住 “photo”“shop”等单词。

1.2 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输入途径,而单词认读是阅读的基础。自然拼读法帮助学生突破单词认读障碍,使其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英文绘本、故事等材料。当学生能够自主读懂英文内容并获得成就感时,学习兴趣会显著提升。例如,二年级学生在掌握基础拼读规则后,可自主阅读包含 “cat”“hat”“mat” 等单词的小故事,体验阅读的乐趣。这种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学生从 “ 被动接受” 转变为 “ 主动探索”。

1.3 夯实语音基础,提升听说能力

自然拼读法不仅关注单词的认读和拼写,还注重语音、语调的培养。在学习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辨、模仿和练习,能够提高对英语语音的敏感度,改善发音准确性。例如,通过区分 “ship”(/ʃɪp/)和“sheep”(/ʃiːp/)的发音差异,学生的听力辨音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准确的发音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自信,减少 “哑巴英语” 现象。

2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情境融合

当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 “规则讲解 + 机械操练” 的传统模式,将发音规则孤立于具体语言情境之外。例如,单纯让学生重复 “b-a-t, bat”“c-a-t, cat” 等拼读练习,缺乏与词汇意义、句子运用的结合。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规则,但无法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灵活迁移。

2.2 师资专业素养不足,教学实施不规范

自然拼读教学对教师的语音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但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语音基础薄弱,对发音规则的掌握不系统,存在发音不准确、重音把握不当等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缺乏自然拼读教学的专业培训,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评价方式的理解不清晰,导致教学实施随意性大。

2.3 教学资源匮乏,与教材融合度低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自然拼读教学有效实施的保障,但目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资源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市场上的自然拼读教材多为引进版,内容与我国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衔接不畅;配套教具、多媒体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同时,自然拼读教学与现行教材的融合度低。多数小学英语教材虽包含语音板块,但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教师难以从中提取连贯的自然拼读教学线索。

2.4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

当前自然拼读教学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通过单词听写、拼读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忽视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拼读准确率,而忽视其拼读兴趣、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价内容片面,多聚焦于单个单词的拼读,缺乏对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拼读能力的考察,无法全面反映自然拼读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影响。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难以发挥反馈和导向作用,不利于教学改进。

3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的教学优化策略

3.1 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情境化教学模式

3.1.1 游戏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自然拼读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通过 “语音游戏”“拼读竞赛” 等形式提升学习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字母组合 “oo” 时,设计 “听音辨词” 游戏:教师播放 “book”“look”“zoo”等单词录音,学生举起对应图片或单词卡片;开展 “拼读接龙” 游戏,小组轮流说出包含 “oo” 组合的单词并拼读,积累词汇量。

3.1.2 情境融合促进知识迁移

将发音规则融入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实现 “音、形、义” 的统一教学。例如,在教学 “-all” 组合时,创设 “购物中心” 情境,呈现“mall”“ball”“tall” 等单词,通过图片展示词义,在句子 “Let’sgo to the mall to buy a ball” 中练习拼读,使学生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发音规则。同时,设计层次性教学活动,遵循 “感知 — 模仿 — 练习 — 运用” 的教学流程。从听辨发音差异入手,到模仿跟读,再到独立拼读单词,最后在短文阅读中运用规则,逐步提升学生的拼读能力。

3.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专业素养

学校应定期组织自然拼读专项培训,邀请语音教学专家开展发音规则、语音理论等内容的讲座,通过语音诊断、示范朗读、集体备课等形式,帮助教师夯实语音基础。例如,针对 “th” 的清浊发音(/θ/和 /ð/),通过对比练习、口型示范等方式纠正教师的发音误区。建立 “教研共同体”,开展自然拼读教学观摩课、评课议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组织教师参与自然拼读教学案例评选,提炼优秀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课程,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3.3 开发多元资源,实现与教材有机融合

学校和教师应整合现有资源,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自然拼读教学材料。例如,梳理现行教材中的语音知识点,按年级编写自然拼读校本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制作包含发音示范、动画故事、拼读游戏的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形式。推荐优质的自然拼读绘本、动画和 APP 资源,如《牛津阅读树》自然拼读系列、“Starfall” 英语学习平台等,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巩固练习。例如,布置学生观看自然拼读动画后,模仿故事中的单词拼读并录制音频,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实现课内外学习的衔接。

3.4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能力全面发展

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拼读能力。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课堂观察、小组互评、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记录学生在拼读练习、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单词拼读测试、短文阅读拼读任务等形式,评估学生的规则掌握和运用能力。在评价中增加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度的考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自然拼读的兴趣变化;设立 “拼读小能手”“进步之星” 等荣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自主拼读的良好习惯。

七、结束语

自然拼读法通过建立音形对应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英语单词识记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其教学价值在小学英语启蒙阶段尤为突出。当前小学自然拼读教学存在方法单一、师资不足、资源匮乏和评价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开发多元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能够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玮. 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拼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5,(04):86-88.

[2] 王 建 .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自 然 拼 读 法 的 运 用 [J]. 天 津 教育 ,2025,(02):71-71.

[3] 张红玲 . 基于自然拼读法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J]. 校园英语 ,2024,(4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