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段绘本创意读写策略研究

作者

郝田媛

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 518000

一、引言:当绘本遇见新课标与创感教育

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常常能看到这样生动的画面:当老师捧着《彩虹鱼》《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色彩鲜艳的绘本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绘本,小脑袋不自觉地往前凑,有的甚至忍不住小声喊:" 老师,快讲!快讲!" 绘本这种天然的吸引力,正是其作为低段语文教学载体的独特魅力。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绘本,凭借 " 图画 + 简洁文字 "的呈现方式,恰是最契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与兴趣的" 整本书"。同时,我校秉持 " 三力六维 " 创感素养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力、洞察力、创造力,以及游戏、故事、统合、同理、设计、意义六大思维维度。绘本教学正是实现新课标要求与我校育人目标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

我校 " 三力六维 " 创感素养教育理念,是在深化国家新课标实践、锚定 OECD 变革素养框架、融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出的时代育人观。该理念通过提炼" 表达力、洞察力、创造力" 三大能力坐标,以及 " 游戏思维、故事思维、统合思维、同理思维、设计思维、意义思维 " 六维创感素养,构建未来人才完整能力图谱,全面赋能学生成长。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绘本教学不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场,更是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孵化器。

然而,当前绘本教学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 重读轻写",仅把绘本当作 " 阅读材料 ",忽视了其在写作启蒙、创意表达上的价值;另一方面" 趣味不足 ",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长期维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小学低段绘本创意读写的趣味化实施策略,并融入我校" 三力六维" 素养框架,实现学科教学与素养培育的双向赋能。

二、绘本创意读写的教学价值

新课标第一学段明确要求 "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绘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优质资源,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 "三力六维 " 素养的重要载体。例如,《彩虹鱼》通过分享鳞片的故事,传递" 分享带来快乐" 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理思维和意义思维;《猜猜我有多爱你》以温馨的对话表达亲子之爱,蕴含深厚的情感教育意义,提升学生的故事思维与表达力。这些绘本既符合低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蕴含丰富的语言养分与精神力量。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绘本以 " 图画叙事 " 为核心,用简洁文字搭配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完美匹配 7-8 岁儿童的认知规律。优质绘本是 " 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 的融合体,能全方位滋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感素养。以《小猪唏哩呼噜》为例,幽默的叙事让学生跟随小猪经历种种趣事,在观察小猪 " 如何解决问题 " 时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设计思维;在模仿 " 小猪的语气讲故事 " 时,表达力和故事思维也被充分调动。

三、创意读写策略的趣味化设计与素养融合

(一)" 读" 的趣味策略:融入故事思维与表达

在绘本朗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策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在情境朗读中,以《彩虹鱼》为例,教师将教室布置成" 海底世界",利用蓝色卡纸、彩剪鱼群和海草营造沉浸式环境。学生手持自制的彩虹鱼手偶,伴随讲述模仿鱼儿游动,并以角色语气对话:" 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从而在生动的情境中充分激发朗读热情,深化故事思维与表达力。在角色配音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角色特点设计声音,如用沉稳语调表现大兔子的温柔有力,以清脆童声传递小兔子的天真活泼,通过音色对比提升学生的朗读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 "回声朗读 "" 接力朗读 " 等多样化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培养其语言感知和公众表达能力。

(二)" 玩" 的互动策略:强化游戏思维与统合思维

在绘本游戏环节,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在乐趣中深入阅读。例如,在" 找不同" 游戏中,学生分组使用放大镜寻找《彩虹鱼》中的细节差异,通过小组竞赛锻炼细致观察和统合思维。" 图画寻宝 " 游戏则依托《海底 100 层的房子》等细节丰富的绘本,让学生化身" 小侦探 ",搜寻隐藏元素,有效提升专注力和画面解读能力,同时培养游戏思维中的规则理解和策略协作。教师还可以设计 " 绘本角色猜猜猜 "游戏,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情或语言提示来描述绘本角色,其他同学猜测,这一活动既能巩固对绘本人物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力和游戏思维。

手工创作活动进一步融合设计思维和创造力。例如,在学完《小红帽》后,学生制作手指偶并表演经典对话,自然融入语言表达;读罢《蚂蚁和西瓜》,学生用黏布置景并模仿对话,将平面故事转化为立体小剧场。这类活动不仅深化情节理解,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为绘本设计 " 新封面 " 或 " 故事地图 ",通过视觉化方式呈现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其设计思维和空间表达能力。

身体律动环节则整合游戏思维与表达力,如读《动物运动会》时模仿动物动作,或创编拍手歌,增强语言韵律感和集体互动乐趣,使阅读过程充满动感与活力。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元素,为绘本故事配乐或创编简单舞蹈,让学生在多元艺术形式中感受绘本魅力,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三)" 创 " 的表达策略:贯穿设计思维与意义思维

在补白创作中,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无字书《流浪狗之歌》添加对话泡泡,或续写《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意义思维和创造性表达。变形创作鼓励学生对绘本进行再创造,如将《小红帽》改编成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或绘制 " 我妈妈 " 的超能力绘本,体现设计思维和情感表达。跨界创作则整合多学科元素,如绘制 " 小蝌蚪变青蛙 "连环画,或用不同材料搭建《三只小猪》中的房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结构与材料关系,融合统合思维与洞察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 "绘本混搭" 创作,将不同绘本的角色和情节进行重新组合,创编新故事,这一活动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叙事能力。

(四)强化 " 写 " 的表达策略:提升表达力与创造力

" 写" 是将阅读输入转化为表达输出的关键环节。句式仿写利用绘本中重复、富有韵律的语言结构,引导学生模仿创作,如仿写《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中的句式,巩固句型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看图写话则鼓励学生为无字书或画面丰富的绘本编写对话、独白或游览指南,训练观察力、想象力和连贯叙述能力,全面赋能表达力与创造力。教师还可以设计 " 绘本推荐卡 " 写作活动,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绘本撰写推荐语,向同学介绍绘本的精彩之处,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 persuasive writing(说服性写作)技巧,又培养了其阅读分享意识和意义思维能力。

四、我校 " 三力六维 " 教育理念在绘本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我校提出的 " 三力六维 " 创感素养教育理念,为绘本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目标导向。在表达力方面,通过游戏思维和故事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学会规则理解和策略协作,还能通过叙事和情感表达影响他人;在洞察力方面,综合思维和同理思维的融入,使学生能够系统分析问题、整合多学科知识,并具备换位思考和深度共情的能力;在创造力方面,设计思维和意义思维的结合,引导学生识别需求、设计方案,并为创新成果赋予深层价值。

在绘本教学中,我们注重将 " 三力六维 " 素养目标与具体教学活动一对应。例如,在《彩虹鱼》的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故事思维;通过 " 找不同 " 游戏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和统合思维;通过续写故事和创作对话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意义思维。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确保了素养培育在绘本教学中的有效落地。同时,我们还建立了 " 绘本素养成长档案 ",记录每个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展现出的创感素养发展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五、实施建议与反思

在绘本选择方面,教师需重点把握适龄性、多样性和文化性三大原则,同时注重读本与" 三力六维" 素养目标的对应。适龄性强调选取情节简单、语言重复的绘本;多样性要求涵盖情感类、科普类及无字书等多种类型;文化性则注重中外经典与本土创作的平衡,帮助学生领略多元文化魅力,深化意义思维与文化认同。建议教师建立年级绘本资源库,按照素养维度对绘本进行分类标注,便于教学选择和使用。

在课堂管理上,教师可通过" 魔法约定"、可视化计时器及过渡小游戏等技巧,提升教学效率与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呼应游戏思维中的互动与适应。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要注重活动指令的清晰性和示范性,通过" 我做你看- 你做我看- 独立完成" 的渐进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活动要求并积极参与。

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创新机制全面激励学生,如通过 " 绘本存折" 记录阅读轨迹,颁发 " 创意小作家 " 徽章表彰创作,定期举办 " 绘本嘉年华 " 活动展示成果,邀请家长参与,全方位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素养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与创造氛围。评价应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特别是在创感素养各维度上的成长表现。

六、结语:让阅读的种子在创感土壤中快乐发芽

在新课标与 " 三力六维 " 创感素养教育理念的双重指引下,绘本创意读写教学为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的活力。通过" 读、玩、创、演 " 的趣味策略,绘本不再是简单的读物,而是成为学生发展表达力、洞察力、创造力,以及游戏、故事、统合、同理、设计、意义思维的重要载体。当我们用情境点燃想象,用游戏激发兴趣,用创作释放创意用表演展现自我,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爱上了表达,更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就像绘本《点》里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创作者。我们只需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趣味的起点,然后静静等待,见证 " 阅读的种子 " 成长为 " 热爱的森林 ",见证属于孩子们的奇迹悄然发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彭懿 . 绘本阅读与经典 [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

[3] 余治莹 . 绘本创意教学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4] 王林 . 绘本教学策略研究 [J]. 小学语文教学,2021(5):12-15.

[5] 周益民 . 儿童的绘本阅读与创意表达 [J]. 语文教学通讯,2022(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