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用心阅读 优化写作

作者

王潇

新泰市羊流镇羊祜实验小学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两项必备能力。而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让小学生写作水平迈向更高阶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个关卡,很多时候回束手无策,打不开思路。所以,要利用以读促写策略,让学生通过教材阅读、范文阅读、课外阅读,汇总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辅以写作训练,检验学习成效。只有形成“读写融合”新模式,才能多方位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对读写关系进行解读,分析读写融合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提出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一、读与写的关系解读

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是一个有机体,两者相辅相成。阅读是汲取知识的关键渠道,通过阅读,学生积累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式,学习写作技巧。写作是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学生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吸收,提升思维力和表达力[1]。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

因此,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植根于“写作”沃土中,让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助力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读写融合在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

(一)深挖教材资源,提炼写作技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众多文质优美的文章,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从习作教学视角出发来说,语文教师需要精准定位读写关系,全面融合文本阅读与话题写作,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揣摩文章写作方法,为写作打好知识基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经历一次精心打磨。因此,决定从写作技巧着手,建立阅读分析会,要求学生多维度解构文章结构、语言特色、表达手法等,从而形成一套专属于自己的写作秘诀。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从文章结构出发,辨析其写作特色。文章按照总分总策略,先总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分别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构造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多么高超、人们利用小艇做了哪些事情,最后再总说威尼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几乎是“绑定”在一起,二者是息息相关的。整个行文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其次,在描述小艇时,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写静态样子,也写动态过程,通过对比和变化展示小艇在不同情境下的特点和作用,全面细致。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也是一大特点,正面描写小艇外形和性能,以及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侧面通过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展示小艇在威尼斯生活的重要角色。此外,还暗藏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小艇喻为人生,有时顺风顺水,有时波涛汹涌,同时使其具备生命特征,让描写更具人性化,增强作品的艺术性。最后,再组织学生汇总其写作方法,如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进行针对性训练,学会结合景物和风情,增添文章生气。

(二)扩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关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言论有很多,如生活观察、实践积累。如果不抓住本质的培养方式,并不能有效培养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常常感觉无话可说,甚至写作困难。究其根本是写作材料积累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走出课本,不断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文章,积累大量素材,为写作提供充足准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写文章才能挥散自如,更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后,推荐课外书《伊索寓言》《中外神话传说》《中国历史故事精选》,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人物、动物,如“农夫与蛇、驴子和青蛙、仙山蓬莱、俄耳甫斯等”。拟定阅读计划,学会拟人、对比、突转和典故等手法,丰富文章色彩。同时,要求学生以“集邮”的方式将一些比较细致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分类整理,多背诵、多摘抄、多思考[3]。或者,创设“阅读分享会”,让学生畅谈读书卡内容,相互交流,说想法给建议,从而打开读写思维。最后,动员学生勤于练笔,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如写人、写景、状物,将所收录的事例、语句渗透于文章,变成实质性内容,提升写作积累成就感。

(三)尊重个性发展,设计写作训练

小学写作教学应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尤其是要学会运用多样化的写作方式丰富作文内容。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必须勤加练习,通过读写融合模式,在阅读文本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写作技巧,完善写作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必须采取更灵活、更开多样的办法。作为语文教师,要谋求更多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练习,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策略一:仿写。仿照课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进行练笔。第一,仿写段落。以《海底世界》为例,文章第 4 自然段,作者以“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为开头,然后逐一讲解海参、梭子鱼、乌贼等生物特质,文章节奏更加有序,条理性更强。基于此,让学生按照这种结构,用上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一段相似的内容,以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第二,仿写篇章。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课文以总述的方式介绍自然景物,然后按照四季更替的顺序,描写林海。因此,鼓励学生尝试描写其他景色,学着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结构,渐渐形成系统的写作提纲。

(四)优化评价方式,促进读写融合

评价是读写融合的收官点,也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拟定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实时评估批改,从而发现其不足之处,做好后续辅导。

例如,在学习课文《麻雀》后,变化视角,从动物转向植物,要求学生以兰花、梧桐等事物,写一篇记叙文或说明文。完成一次写作活动后,教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写作水平的不同,做出批改。对优等生,从情感和写作方法进行辅导和批改;对学困生,从字词句的通顺度进行批改,只要不离题,便点赞表扬,增强自信。或者,同学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阅,从内容、语言、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之后,根据老师和同伴的反馈,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

综上可见,写作水平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切实关注,强调基本功训练。根据课标、课本、学生学情等,制定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情感,提炼写作方法,锤炼写作技能,努力做到“想写、会写、写好”。但是,也要注意不可过量,紧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布置读写任务,以读促写,以写助读,共享心得,坚持这样,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都会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虹.以读带写,读写融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 2022(3):15-17.

[2] 林兴隆.读写结合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品质[J].家长, 2022(6):153-155.

[3] 李伟.读与写融合——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