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及改善策略
陈晓霞
胶州市李哥庄小学 山东胶州 266316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学习从识字向阅读理解过渡的关键期,农村学生受限于家庭教育缺失、教学资源薄弱等现实条件,易在语文能力发展中形成“优生加速、弱生脱节”的两极分化现象。识字量悬殊、阅读经验断层、课堂参与度差异等问题,不仅削弱教学整体效能,更可能引发学困生厌学心理,加剧教育不公平。破解这一困境需立足农村教育生态,从教学组织模式革新与个体发展支持双向切入。
一、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一)识字写字能力分化
部分学生因家庭早期教育基础较好或课外辅导资源充足,能够熟练掌握课标要求的生字词,书写规范工整;而另一部分学生因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识字量远低于同龄人,甚至存在拼音回生、笔画错误等基础薄弱问题。写字环节的分化更为明显,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兼顾字形结构与书写速度,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常出现字迹潦草、错别字频发等现象,这种能力断层在听写、作文等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凸显,成为阻碍学生语文素养均衡发展的首要矛盾[1] 。
(二)学习经验能力分化
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积累受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影响显著。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亲子共读等途径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上表现突出;而另一部分学生因家庭藏书匮乏、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仅依赖课堂学习获取语言经验,难以突破机械记忆的浅层学习模式。这种经验差异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从“字词识记”向“段落理解”的转型期被急剧放大。课堂讨论中,优等生占据话语主导权,学困生因表达能力的差距逐渐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学习经验的两极分化直接导致语文能力发展生态失衡。
(三)行为习惯分化
学习行为习惯的分化是农村三年级学生语文能力差距扩大的隐性推手。优等生普遍建立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主动提问等良性学习习惯,能够高效完成课堂任务并自主拓展学习;而学困生因缺乏习惯引导,常表现为作业拖沓、听课走神、回避疑难问题等消极行为模式。此外,课外学习习惯的差异加剧分化态势,即部分家庭重视阅读打卡、日记写作等延伸练习,而部分学生放学后处于“放养”状态,行为习惯的鸿沟最终固化为难以弥合的语文能力差距。
二、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的改善策略
(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破解两极分化难题的核心路径。教师需依据学生识字量、阅读能力、学习习惯等维度进行动态分组,将班级划分为基础层、发展层、拓展层,并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与任务(如下图所示)。

图 1 差异化教学目标与任务
而分层教学的落地需依托精细化课堂组织与资源适配。课前,教师可开发基础包、提升包、拓展包三级学习资源包,包含分层预习单、微课视频、自测题等,供学生按需选择;课中采用“同课异构”策略,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基础层完成关键词提取与仿句练习,发展层分析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拓展层则尝试改写散文或创作同主题诗歌。课后分层作业应兼顾巩固与延伸,如基础层布置生字巩固抄写,发展层完成阅读理解题,拓展层开展读书笔记或口语交际实践。同时,建立“教师主授+小导师辅助”的双轨辅导机制,选拔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伙伴,结对帮扶提升学困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形成以优带弱、共同进步的良性生态。
(二)进行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是缩小学生语文能力差距的关键抓手。教师需采取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家校沟通等方式精准诊断学生个体差异,针对识字困难、阅读障碍、表达欠缺等不同问题制定一生一策辅导方案[2] 。对于识字写字薄弱的学生,采用“字源讲解—部件拆解—动态书写”三步法,利用汉字演变动画、田字格动态演示等工具强化字形记忆;针对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设计问题阶梯引导策略,从提取显性信息到推断隐含意义逐步搭建思维支架,辅以生活化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与经验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错题追踪本与进步成长档案,定期记录典型错误与能力变化,动态调整辅导重点,确保每个学生获得与其学习节奏匹配的个性化支持。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破解两极分化需以习惯养成为抓手,构建“课堂引导—家庭监督—自主管理”三位一体的习惯培育体系。课堂层面,教师应设计结构化学习流程:课前设置 5 分钟“生字预学”任务,通过圈画重点字词、标注拼音引导学生形成预习习惯;课中推行“笔记双色法”,用红笔记录生字难点、蓝笔标注阅读疑问,强化听课专注力与信息提取能力;课后实施“三步复习法”(朗读课文—听写巩固—错字归类),借助“学习任务卡”明确每日练习步骤。家校协同层面,建立“习惯养成打卡表”,由家长监督完成晨读 15 分钟、课外阅读 30 分钟等基础任务,并通过微信群定期反馈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与学习状态。针对学困生,采用微习惯启动策略,从每天正确书写 5 个生字、课堂举手 1 次等最小目标切入,辅以积分奖励机制,逐步提升其学习韧性与自我效能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既是教育公平的痛点,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点。本研究剖析识字写字、学习经验与行为习惯的三重分化,揭示了家庭资源、教学方法与个体支持的系统性关联。提出的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与习惯养成策略,形成“精准诊断—差异干预—长效巩固”的闭环解决方案,为破解分化困境提供了实践框架。
参考文献
[1] 黄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及改善策略分析[J].互动软件, 2023(5):715-716.
[2] 李国宝.改善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