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金具企业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赵颂颂
山东鲁能光大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济宁市 272000
引言:电力金具承担导电、连接与承力等功能,其性能直接关系线路安全裕度与运维成本。在“双碳”背景与特高压/复杂环境应用场景增长的驱动下,产品需同时满足高强度、低接触电阻、耐腐蚀与长寿命等多目标约束,传统以结果检验为主的做法已无法覆盖隐蔽缺陷与场景不确定性。为此,有必要从体系层面重构质量管理:以国际国内标准为基线,贯通研发、采购、制造、检验、储运与售后各环节,形成端到端的过程控制与数据闭环。
1、质量管控的关键环节
1.1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在电力金具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品质是影响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要点,通常使用的钢材、铝材、铜材等若出现成分差异、强度不够或抗腐蚀性弱,将直接作用金具的机械性质和长期稳定性,这使得企业在购买环节必须构建严谨的供应链管理办法,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拟定具体的原材料技术标准,以进厂检验、外部检测等方式保证符合要求,供货商挑选上,企业应确立合理的评价系统,主要考虑供货商的资格、生产水平、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稳定性,形成长期协作关系[1]。
1.2 生产制造过程控制
在电力金具的生产制造环节,工艺流程的合理性与执行的严谨性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金具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规定恰当的工艺路线和操作规定,严格管理重要环节,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表面防腐处理等阶段必须按照标准进行,保证产品在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先进的数控机床、自动焊接和在线检测设备能够明显提升制造精度和生产效能,同时企业需要设立定期维护和校正机制,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大量质量问题[2]。
1.3 产品检验与试验
产品检验与试验是电力金具质量管理中最直接、重要的部分,它决定着成品能否稳固投入使用于电网工程,在出厂前,必须严苛实施进厂检验、过程抽检和成品检验相结合的规范,寻常的尺寸测量、外观检查、材料成分分析能够有效发现明显问题,保证产品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对于电力金具的机械性能与电气性能,则需一系列专业试验验证,拉力试验、弯曲试验、疲劳试验及导电性能测试等,这些试验检验产品在极端情况下的承重力,并评估其长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1.4 储运与售后服务
电力金具在制造完毕后,其存储与运送阶段同样是质量管控的关键组成部分,若管理失误,容易导致产品外观损坏、锈蚀或效能降低,从而影响后续使用,储存方面,需依据金具材料和结构特点,设立规范的存储环境,对于钢材、铝合金等易受潮、锈蚀的材料,需保持库房干燥、空气流通,并采取防潮、防锈手段,同时实施分区、分批管理,防止混杂和挤压,运送过程应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和固定方法,降低震动、摩擦造成的损伤,并对长途运送和不利天气情况下的运送进行专门保护。
2、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电力金具企业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产品高质量与企业长久发展的主要措施,鉴于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单靠传统经验管理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企业必须依靠体系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来提高整体实力。
首先,企业应采纳并严格实施国际前沿的质量管理标准(如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结合电力行业的 IEC 等标准,将标准化管理融入研发、生产、检测、仓储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这有助于规范化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并实现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体系化、清晰化。
其次,企业内部应建立清晰的质量责任体系,自上而下的责任分解,将质量目标逐层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部门负责工艺实施与流程控制,检验部门负责成品检测与试验任务,售后部门获取客户反馈与质量追溯,明确分工与责任考核,能有效防止“质量真空”,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的积极环境[3]。
2.2 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
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是电力金具企业提高产品品质与竞争力的主要动力,随着电网建设范围的扩展以及高压、超高压输电技术持续进步,传统的生产模式与工艺方法已难以充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长寿命电力金具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将技术研发和工艺优化作为品质管控的关键点。
材料技术的创新是提高电力金具性能的关键,采用高强度合金、耐蚀新材料以及复合材料,能够明显增强金具在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表现,铝合金与钢材复合设计能够保障导电性能,也能提升抗拉强度和耐蚀能力,进而增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制造工艺方面,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成为一种潮流,采用数控加工、机器人焊接和自动喷涂等进步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加工精确度,降低人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现代化的热处理工艺和表面防护技术,也使产品在强度、韧性及耐候性方面更具优点。
2.3 全员质量管理与培训
质量责任非独立存在于特定部门,而是从设计研发到售后服务全流程的核心要素,质量管理培训需要引导员工建立责任认知与专业能力,形成对生产品质的共同关注和主动担当。
首先,质量管理架构的搭建具有基础性意义,以委员会或跨部门协作组为抓手,将品质目标按职能层级分解至具体岗位,采购环节须维持原材料达标基准,生产线操作必须遵循标准化作业规范,检验端口需拦截潜在瑕疵品,职责穿透式配置可消除管理真空区域,确保质量监控网络覆盖全产业链。
其次,岗位适配式培训构成能力建设的关键路径,生产岗位聚焦设备操作精度与产品检测规程的掌握,研发技术岗侧重新型合金材料加工特性的理解与应用,管理序列人员需系统学习 ISO9001 标准体系框架,常态化的技能评估推动专业知识沉淀,促使质量文化逐渐固化为组织记忆。
结束语:综上,通过对电力金具全流程质量管控的系统化研究,明确了“源头严控—过程稳态—结果验证—闭环改进”的总体策略与实施要点:上游以分级准入和来料质量保障降低输入波动;制造侧以工艺 FMEA、SPC、设备可靠性管理与在线监控提升过程能力;检验与试验以型式与加速寿命试验验证结构与电气安全边界;物流与服务以追溯与快速响应固化闭环。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贯通与实时预警,并以 PDCA 与质量成本管理驱动持续改进,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协同优化。
参考文献:
[1]丁晓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数据质量管控平台设计[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5(3):220-222.
[2]张莹,沈杰士,谭晓天."三位一体"电力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及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2(20):191-193.
[3]李荣颢,鹿相楠,向小峰.人工智能在电力基建安全与质量管控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25(3):167-169.
作者简介:赵颂颂 1990.6.9 男 汉 山东省 本科 总经理山东鲁能光大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山东省 272000 电力金具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