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实践探索
金建国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七中学
高考复习为高中教学的关键阶段,核心目标是协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突破薄弱之处、提高应试实力,高中生物学科既有知识性又有逻辑性,知识点繁杂,跟生活实际、实验探究联系十分紧密,不同学生在复习阶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差异。分层教学把“ 因材施教” 作为核心原则,按照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拟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途径与任务,助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 最近发展区” 实现提高,在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中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应对传统复习中“ 优生学不饱、差生吃不了” 的困境,实现复习资源的精准划拨,对促进整体复习质量提升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注重学生分层,动态调整
要实施分层教学,前提是学生分层,教学应搭建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跟潜在发展水平的区域之上,而分层的核心是精准锁定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传统分层较易陷入静态标签化的错误方向,忽视了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动态进步情形,因而需要遵循多元评价及动态调整的原则: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像知识掌握情况、解题能力、课堂参与程度等划分初始层次,之后根据阶段性复习的成效实时变动,防止分层形成固化模式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高三生物复习初始阶段,采用 “ 诊断性评价 + 多元反馈” 完成学生分层。首先,展开诊断性评价,设计涵盖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测试卷,包含基础题( 60% )、中档题( 30% )、难题( 10% ),同时结合高一高二生物成绩、实验操作表现建立初始评价数据;其次,将学生分为 A 层即优生,测试正确率 80% 以上,能独立解决综合题、B 层即中等生,正确率 60%80% ,掌握基础概念但综合应用薄弱、C 层即基础薄弱生,正确率 60% 以下,存在概念混淆或知识漏洞。完成分层后,教师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分层始终匹配学生当前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层,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核心要点,结合高考生物大纲要求,为各层次学生设计阶梯型目标,目标设计应达到保底不封顶的要求:C 层目标聚焦于记忆及理解,保障拿到高考基础分值;B 层目标突出应用与分析内容,破解中档题的解题思路;A 层目标聚焦于评价与创造,培养综合题与创新题的解题技艺,让各层次目标与学生的实际相匹配,也紧紧跟上高考要求。
以 “ 遗传的细胞基础” 复习模块为例,结合高考考纲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C 层目标: ① 记忆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② 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区别; ③ 能准确计算简单的染色体数目,如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确保拿下该模块高考基础分(约 8-10 分);
B 层目标: ① 能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遗传问题,如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配子形成过程; ② 应用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解释遗传现象; ③ 独立完成 “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实验的分析题,突破该模块中档题(约 4-6 分);
A 层目标: ① 评价不同生物减数分裂模式的差异,如植物与动物分裂的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 ② 结合表观遗传、基因突变等知识,创造性设计 “ 探究某基因对减数分裂的影响” 实验方案; ③ 解决跨模块综合题,如减数分裂与伴性遗传、生物进化的关联题,争取该模块难题分值(约2-4 分)。
三、教学方法分层,提高效率
教学方法分层依照“ 教学相长” 原则,参照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恰当方法,C 层学生知识方面基础欠佳,要采用支架式教学手段,以搭建知识框架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B 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只是综合能力不太够,宜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借助问题链引导知识的关联;A 层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可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法,依靠探究任务造就创新能力,分层教学需把合作学习” 理念融入,经由异层分组带动不同层次学生相互协作,实现学生互助教学的补充效果。
例如,在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复习中,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支架式教学,先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生态系统的结构 $$ 反馈调节→稳定性类型知识框架,标注核心概念,然后播放 “ 草原生态系统抵御干旱” “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视频,结合视频解析基础题,最后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知识漏洞。其次,教师可以实施问题导向教学,设计问题链:为何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如何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有哪些?逐层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复习和探究;最后,教师可以试试项目式教学,布置探究项目 “ 设计一个‘ 校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确保其长期稳定并净化校园污水”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方案,最后展示方案并相互评价,教师引导拓展,同时完成综合题,如 “ 结合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引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四、强调作业分层,优化效果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延伸,依据巩固性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通过差异化作业设计实现 “ 精准巩固” 。C 层作业侧重 “ 基础巩固” ,帮助学生夯实知识;B 层作业侧重 “ 能力提升” ,强化知识应用;A 层作业侧重 “ 拓展创新” ,培养综合思维。同时,作业分层需注重反馈及时性,通过针对性评语与讲解,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明确改进方向,避免作业成为负担,而是成为复习效果的强化剂。
分层教学于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中的实施,本质就在于“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落地推进,让各层次学生在复习里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奏与方向,从实践达成效果看,分层教学不仅可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分数,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增添信心与主动性,防止复习阶段出现“ 两极分化” 现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学情分析以及分层设计的能力,结合高考命题态势优化分层举措,带动高中生物高考复习教学往“ 个性化、高效化” 方向前行,协助更多学生在生物高考里实现突破。
参考文献:
[1]陈琼. 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方法探讨[J].高考,2024,(24):3-5.
[2]范秋霜.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强化策略解析[J].高考,2022,(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