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赋能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

曹莉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下文简称 2022 年版课标)在“ 课程目标” 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 整本书阅读” “ 跨学科学习” 。对阅读教学的任务,达成方式、呈现方法都有具体的指导,力争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提升核心素养上下功夫。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生核心素养呢?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除在小学阅读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小学语文精读课上下功夫外,教师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寻找破解之法呢?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入 AI 赋能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语文单元化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AI 赋能目标拆解,推动单元教学精准化

朱煜导师认为:“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建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课外选文等教学资源,利用精读、略读、练习、综合、作文等课型,有效达成单元目标,且可测评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

由此可见目标设定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单元教学的成效。

教师是否可以利用手中的 AI 工具帮助自己快速而准确的确立每个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呢?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首先,我们尝试用豆包完成单元目标的设定。豆包软件在文件编写方面有较强的逻辑功能,教师们常用于设计教案,我们把本单元的思维训练点输入豆包,需要达成的要素整理重点,豆包就帮我们提炼出了三条精减的单元教学目标。

关键点1:五单元围绕“ 思维方法” 为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本芦》三篇寓言故事。“ 以故事来讲道理,让道理寓于故事中” 是这一单元课文的共同特征。这三则寓言故事,内容浅显,形象鲜明,情节有趣,都重视展示“ 错误” 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习得正确的思维方式。

关键点 2:《坐井观天》讲述了看问题要全面的道理;《寒号鸟》明晰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的道理;《我要的是葫芦》告诉学生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这些道理都蕴含着“ 关联思维” “ 全局思维” 的秘密。

关键点3:为了增强学生领悟的力度,三篇课文按照由动物到人物的顺序加以编排,中间配以问题引导,前后关联,引导学生启动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的观照式思维。

请豆包根据提炼出的单元思维内容,确立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

两三分钟的时间,豆包帮助我们快速地梳理出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省时又高效。

二、AI 赋能情境搭建,实现单元学习沉浸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正是为学生搭建了“ 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 。

仍以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如此《坐井观天》可以围绕课后题“ 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理解课文内容,再开展“ 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的讨论。

利用 AI 生成动态图像的功能,在五单元的单元教学中,我用即梦软件生成了一段《坐井观天》课文的动态场景对话。通过模拟 “ 井口内外的场景” ,能让学生直观感受青蛙的 “ 片面” 与小鸟的 “ 全面” ,将抽象的 “ 思维方法” 转化为可感知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寓言道理,实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再从《坐井观天》的思维感知拓展到整个单元的思维提炼﹕“ 如果《坐井观天》中让我们看到了所处环境对人思维的影响。那么《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两篇课文,作者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三、AI 赋能资源匹配,助力单元学习个性化

AI 大数据的统计功能是非常强大,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使用这些技术,会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仍以二上五单元为例,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AI 工具,为我们的教学实现科技性、高效性的统一融合。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AI 工具作为 “ 教学助理” ,围绕 “ 备课——授课——作业与测评——教研与管理——教师发展” 全流程嵌入,做到 “ 目标先行、工具适配、数据闭环” ,即可在提升课堂科技感的同时显著提效减负。

首先,我们把教学设计导入到智慧平台中,利用 AI 一键生成课件框架与活动设计。其次在上课过程中通过 AI 助手捕捉课堂分析。如本节课学生的发言频次、得出每个学生参与度与专注度,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在哪里,由此作为教学重点切入到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进行教学,实现支撑精准教学的目的。

四、AI 赋能评价反馈,促进单元教学动态化

利用AI 技术可以通过课堂行为数据采集,如学生答题时长、互动频次等,以及作业错误类型智能分析等功能,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二年级上册五单元的识字教学中,我通过AI 系统自动识别到《坐井观天》一课中 “ 沿” “ 际” 等生字容易出现的书写错误,《寒号鸟》一课中 “ 堵”“ 缝” 等字的笔画混淆问题,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识字游戏环节——看图猜字,学生通过人拿泥巴堵墙缝记住了堵和缝两个字,还兴奋地编写儿歌“ 墙面破了用土堵,缝物要用绣花针” 快速记住了这两个字的部首和意思,省去了老师单一而枯燥的说教环节,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利用 AI 的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在《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朗读指导时,孩子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我利用 AI 的语音识别功能,让孩子们和AI 进行朗读比赛。学生读完后,AI 就从语速、停顿、语调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评分,还能分析学生是否读出了文中人物的情感和语气。这样富有情境又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的朗读技巧得到了快速提升,朗读兴趣更浓厚了。

综上所述,AI 赋能小学语文大单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并能提够数据上的技术支撑,对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了解学生起到了极起关键的作用,更能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策略,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AI 赋能教学必将照亮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