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下小学生自主式探究学习策略初探
王艳 任超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0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翻转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讲授与课后练习颠倒,学生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源进行知识预习,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度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新途径。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式探究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探究重要课题。
一、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现状分析与问题发现
当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实践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呈现出复杂多样特征。多数学校已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录制微课视频、设计在线学习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为课堂深度探讨奠定基础。然而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学生缺乏有效自主学习习惯无法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家庭学习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技术支持和家长指导影响预习效果。教师在设计翻转课堂活动时往往注重知识传递而忽视探究过程引导,导致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而非主动构建知识;课堂互动形式相对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翻转课堂实施需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数学思维培养需求,当前实践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问题;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和学习规划能力相对薄弱,在缺乏教师直接指导情况下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和进度。二是探究学习深度不足问题,许多翻转课堂仍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虽然观看了教学视频但缺乏深入思考和质疑精神,探究活动流于形式。三是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问题,传统评价方式难以准确反映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情况,缺乏及时有效反馈机制影响教学调整和学生改进。
二、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构建与方法设计
翻转课堂环境中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构建需要遵循认知建构主义原则,将学生置于学习中心地位,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方式促进深度学习;策略框架应包含预学引导、课堂探究、拓展应用三个核心环节,形成完整学习闭环。预学引导环节通过微视频、任务单等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框架,为课堂深度探究奠定基础;此环节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和质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课堂探究环节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发现;探究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主动验证、合作交流,通过思维碰撞产生新认知。拓展应用环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整个策略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特征,既要照顾不同能力水平学生需求又要为其提供充分发展空间。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教学为例,翻转课堂实施可按以下方式展开。预学阶段教师制作关于生活中乘法应用微视频,展示购买同样物品、排列问题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数学规律;同时设计预学任务单,包含“找一找身边乘法现象”“想一想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试一试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等任务,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初步探索。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完成任务对乘法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为课堂深入学习做好准备。课堂探究阶段教师创设班级购买学习用品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购买方案比较各种方法优劣,在交流中深化对乘法意义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加法关系,探索乘法运算规律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应用阶段学生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设计校园美化方案,计算花坛种植花草数量、教室装饰用品需求等,将数学知识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教师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翻转课堂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实施路径应遵循循序渐进、系统推进原则,构建包含准备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和完善阶段四个层次实施体系。准备阶段需要建立完善技术支撑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翻转课堂教学必需技能和素养;此阶段应重点关注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微课制作、学习任务设计等核心要素,为后续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试点阶段通过选择典型班级和适宜内容进行小范围实验积累实践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推广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标准化实施方案,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完善阶段通过持续监测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为例,翻转课堂实施路径可按以下方式展开。准备阶段,教师深入探究小数除法教学重难点,制作系列微课视频,包括“小数除法意义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等核心内容,每个微课控制在八到十分钟确保学生能够专注观看。同时设计层次化学习任务单为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基础学生重点掌握基本计算方法,中等学生注重算理理解和方法迁移,优秀学生追求问题解决和思维拓展。试点阶段选择数学基础较好班级进行实验,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小数除法基本概念,完成预学任务后在线提交学习困惑和疑问;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学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创设超市购物找零工程材料计算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广阶段将成功经验在年级组内分享推广,建立教师协作研讨机制定期交流教学心得和改进措施。
结论:翻转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其成功实施需要系统化策略支撑和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策略框架和方法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实施路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发展,但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翻转课堂探究,探索更加适合小学数学特点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滕东雪 .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J]. 科学咨询 ,2020, 000(039):269.
[2] 李永红 .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 2019.
[3] 柳晓娜 . 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