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梦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析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选取3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研究,列为观察组,并取研究前(2020年10月-2021年10月)3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列为对照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在ICU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ICU;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ICU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死亡率较高,此类患者治疗期间需及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和机体营养,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并有效避免肠源性感染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1]。但肠内营养干预期间极易受到护理人员技能的影响,导致营养不耐受情况以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2]。本科室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1月-2022年11月,自科室当中选取3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研究,列为观察组,并取研究前(2020年10月-2021年10月)3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列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19:17,年龄34-74岁,平均(52.22±5.41)岁;观察组男女比20:16,年龄33-75岁,平均(2.43±5.2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和治疗,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开展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开展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具体如下:

①规范化喂养前管理:在对患者喂养前,护理人员应调整衣帽保持整齐整洁,佩戴好口罩,同时按要求执行好手卫生,对患者喂养所需的物品进行检查确认保证齐全完好,针对冰箱中存留的开启时间大于24h的营养液严禁用于患者喂养。

②规范化管路标识管理:针对患者喂养所采用的鼻胃管、鼻肠管等管道做好醒目的标识,其中应具体表明置管的名称、时间以及深度等信息;

③规范化管路通畅管理:喂养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采用脉冲正压冲洗法使用30ml温开水对喂养用管理进行冲洗。喂养时护理人员用手指对管道管壁进行轻轻揉搓,保证管道通畅。如存在不畅通情况,采用负压抽吸及压力冲洗交替方式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同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采用上述方式后仍未改善,及时更换鼻肠管。

④规范化胃残留监测管理:每次对患者实施喂养前应对患者实施胃残留监测,以检查胃管是否有效插入患者胃部,并判断患者是否伴有胃潴留情况。针对采用持续泵注营养液的患者,胃残留监测的频率为4-6h/次,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对患者营养液的泵注速度进行调整。每次胃残留监测后应使用30ml温开水对相应管路进行冲洗。

⑤喂养速度管理规范化:初次对患者实施喂养时,将喂养速度控制在20ml/h,观察患者是否伴有营养不耐受等异常情况,如无异常逐渐增加喂养速度,调整至125-150ml/h。喂养期间将营养液保持与病房内室温一致,无需进行额外加温处理。

⑥规范化体位与口腔护理管理: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喂养时将患者病床抬高,保持30-45°角度,同时在患者喂养开始后的半小时内尽可能不要对患者进行翻身、吸痰等操作,以避免发生误吸。如出现误吸,应马上暂停对患者的喂养,将其体位调整为头低右侧位,对其进行胃肠减压,有效清除气道内存留的误吸物。每天早晚各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一次。

1.3观察指标

喂养相关并发症具体包含脱管、吸入性肺炎、堵管以及反流误吸等,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每名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应用x2检验,计量数据(±s)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

观察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高分解代谢状态,造成患者机体对营养的需求显著增加,对此ICU护理期间应尽早对此疾病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4-5],以有效保护患者机体的肠道功能,维持患者机体当中正常的肠道屏障,从而避免患者机体出现全身性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随着我国肠内营养技术的不断提升,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也显著提升,但其作用极易受到护理人员技术的影响,引发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并造成喂养相关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际效果[3]。为有效改善因护理人员技术原因或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本研究将肠内营养护理措施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对在ICU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以提升ICU护理期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患者喂养相关并发症明显降低,此研究结论与相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4]。其原因是本研究应用的规范化肠内营养措施是在循证基础上所建立,每一条护理措施都具有科学依据,并经实践检验,将喂养前管理、管路管理、胃残留监测管理、喂养速度管理、体位与口腔护理管理、鼻饲给药管理以及护理记录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规范化和标准化,各项措施之间协同作用,有效避免因护理人员技术原因或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的不良事件,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营养效果[5]。

因此,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在ICU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佩英,陈敏,姬文华,等.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63-64.

[2]建超.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4-66.

[3]金艳,金燕平,王毓薇等.营养护理作业流程标化管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01):89-91.

[4]刘增艳,李翠凤,赵颜涛.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8):86-88.

[5]朱红,胡岳,谢浩芬,等 .普外科围术期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1):148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