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动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作者

韩禹

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1341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互动式学习是种重要教学范式受到广泛关注,初中化学学科因其抽象性、实验性等特点,适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然而目前互动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中仍存在形式单一、互动深度不足等问题,探究从互动式学习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高效互动化学课堂,期望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实用教学参考,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互动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设计策略与具体方法

互动式学习设计需遵循初中生认知特点及化学学科特性,整合多元互动形式与资源,课前准备阶段应关注学情分析明确互动目标,围绕化学核心概念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例如针对物质构成主题,教师应当设计日常物品成分探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微观结构。互动环节设计需注重层次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各类学生均有表达机会,问题设计应遵循由浅入深原则,既包括基础概念理解检验又包含开放性探究问题,如“如何通过实验区分氢氧化钠与氯化钠”等引发思维碰撞问题。实验互动作为化学学科特色应精心设计小组实验方案明确分工,创设争议性实验现象引发小组讨论,信息技术辅助互动也应合理运用,借助模拟实验软件、在线投票系统等工具增强互动效果,但需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真实化学实验体验。

互动式学习方法具体实施层面采用多种教学技巧丰富课堂形态,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中,从铁生锈现象引入逐步深入探讨电子得失规律。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围绕实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如溶解度概念学习设计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规律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数据收集、分析、总结。角色扮演法则让学生化身不同化学元素或物质,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如学习原子结构时让学生扮演不同电子,围绕原子核按能级排布生动展示电子层结构。

二、互动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实施过程与操作技巧

互动式化学课堂实施过程能分为导入互动、探究互动、巩固互动三个关键环节,导入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科学史故事、化学现象演示或生活实例引入如讲述氧气发现史或演示彩色火焰实验,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师提问应注重开放性,如“你认为这种现象背后隐藏什么化学原理”等问题,引发思考。探究环节作为课堂核心需精心安排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化学实验应注重学生亲身参与,教师担任引导者角色适时提供点拨而非直接给答案。讨论环节需设定明确议题与时间限制确保高效开展,巩固环节则采用互动式评价方式如同伴互评、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互动式课堂操作技巧主要包括提问技巧、倾听技巧等多个方面,提问时应注重问题层次性,从知识回顾到应用分析再到创新设计逐步提升认知挑战度。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教学为例,互动式学习应当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导入环节,教师应当展示森林火灾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火势会迅速蔓延这一问题引出氧气助燃特性。探究环节设计氧气制取与性质实验,将全班分为四个探究小组,每组负责不同制氧方法(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或性质探究,学生需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器材选择、操作步骤及安全措施,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过程中各组成员担任不同角色(操作员、记录员等)确保全员参与,实验后组织氧气性质辩论会,以氧气究竟属于有益还是有害物质为辩题,引导学生从医疗用氧、工业燃烧等多角度思考氧气双面性,深化对化学物质辩证认识。知识应用环节引入氧气与人类健康议题,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讨论高原缺氧应对措施、氧疗原理等问题,课堂总结采用思维导图形式,学生合作构建氧气知识网络将制法、性质等内容有机整合。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互动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评价体系与改进路径

互动式学习评价体系应突破传统纸笔测试局限建立多元立体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表现,可以通过观察量表记录学生互动频次、问题质量等指标。实验能力评价重点考察实验设计、操作规范性、数据处理及结论分析能力,如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比赛、实验操作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估,思维能力评价则聚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解答、科学探究报告等形式展开。自评互评机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培养反思能力与责任意识,电子档案袋则记录学生长期学习轨迹,包括作品集、反思日记等内容全面呈现学习成果与进步历程。

以九年级下册金属化学性质教学为例,互动式评价体系应当设计金属活动性探究项目评价,先构建评价维度包括实验设计合理性、操作熟练度、数据记录规范性、分析推理深度、团队协作水平五个方面。课堂中学生分组探究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情况,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师采用走动式观察结合评价表格记录各组表现,学生通过小组内互评确定每位成员贡献度培养公正评价意识。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展示实验结论并接受全班质疑,教师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角度评价各组优缺点,课后学生撰写金属王国探秘实验报告,结合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形成完整学习链条。基于此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设计如针对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问题可以开展专题实验技能训练,针对分析推理能力不足问题增设思维导图训练环节,针对学生参与度不平衡现象调整

小组构成确保优势互补。

结论:互动式学习是种有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通过科学设计互动策略、精心组织实施过程、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互动式学习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教学资源与环境形成良好教学生态。未来应当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互动式化学学习新模式,深化互动学习对学生科学素养长期影响探究,为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实证依据与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 曾祥梅 . 分析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速读旬刊 ,2017(5).

[2] 邱家颂 .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大众文摘 ,2024(25):0082-0084.

[3] 吉彦军 .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J]. 今天 ,2022(1):0007-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