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可视化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浅析
汤欢 姚永虎 杜志勇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1
摘要:
科技项目管理常面临数据分散、纸质审核流程办理效率不高等难题。本研究聚焦数据可视化技术,开发集成化平台,打通项目全流程管理,实现解决传统模式效率低下问题,助力科研管理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开发
引言:
当前科技项目管理存在数据孤岛、滞后等难点,传统报表模式难以满足实时决策需求。数据可视化技术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新路径,通过直观图表呈现复杂信息,可显著提升管理效能。如何构建适配业务场景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1 科技项目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一)业务需求分析
在当下科技项目管理的实际场景里中,项目申报阶段,各部门提交的资料格式不一,信息整合起来特别麻烦,管理人员得花大量时间核对数据准确性;项目执行过程中,进度跟踪缺乏直观的方式,很难及时发现滞后环节,像研发任务延期可能会影响整体项目节点,但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及时预警;经费管理也容易出现漏洞,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偏差无法实时掌握,导致资金使用存在不可控风险。而数据可视化技术能让业务流程透明化,比如把项目各阶段的关键指标用图表展示,管理人员一眼就能看出申报资料的完整度、执行进度的快慢以及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所以平台开发要着重考虑如何通过可视化手段优化这些业务流程,让管理更高效。
(二)功能需求分析
从平台要实现的功能来看,首先得有数据采集与整合功能,因为科技项目涉及多方面的数据,像人员信息、任务分配、经费明细等,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里,得把它们集中收集起来并整理成统一格式。接着是数据可视化展示功能,这要求平台能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饼图、仪表盘等多种图表形式,让用户直观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还有项目监控与预警功能,当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或者经费支出超出预算时,平台要能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另外,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也不能少,不同角色的用户对平台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不同,得保证数据安全。平台只有具备这些功能,才能满足科技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
(三)用户需求分析
对于平台的用户来说,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差异比较大。项目管理人员希望平台能帮助他们全面掌握项目整体情况,不用反复查看多个文件和报表,通过可视化界面就能快速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度、经费使用和人员投入等信息,方便进行决策和资源调配;科研人员更关注自己参与的具体任务,希望平台能清晰展示任务的时间节点、相关数据和协作人员,让他们能高效完成工作;财务人员则注重经费管理模块,需要平台能准确记录经费收支情况,生成详细的财务报表,便于进行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而且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和技能水平也不一样,平台得设计简洁易用的界面,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让他们在平台上能轻松完成相关操作。
2 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开发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开发
科技项目的数据有很多来源,像项目申报系统里的基础信息、财务系统中的经费数据、科研人员提交的任务进展记录等,这些数据格式不一样,有的是结构化数据,有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得想办法把它们都收集到平台里。可以开发专门的数据接口,和各个业务系统对接,自动获取数据,这样能减少人工录入的错误和工作量。拿到数据后,还得进行处理,比如清洗数据,把重复的、错误的数据去掉,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全,然后按照平台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让数据格式统一,为后续的可视化展示和项目管理功能提供准确、规范的数据支持。
(二)数据可视化展示模块开发
数据可视化展示模块开发首先需要确定展示哪些数据指标,比如项目进度的完成百分比、经费支出的明细构成、人员投入的时间分布等,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对于项目进度,用甘特图比较合适,能清晰展示各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进度情况;经费支出用饼图可以直观显示各项费用的占比;人员投入用柱状图能清楚看到不同时间段的人员数量变化。在开发过程中,要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让图表具有交互性,用户点击图表上的某个部分,能显示更详细的数据信息,还能对图表进行缩放、筛选等操作,方便用户从不同角度查看数据,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项目管理功能模块开发
项目管理功能模块开发要围绕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来进行设计。在项目启动阶段,要能支持项目申报信息的录入和审核,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上查看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项目执行阶段,要实现任务分配和进度跟踪,把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可以在平台上更新任务进展,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当进度落后时,平台要能发出提醒。经费管理也是这个模块的重要内容,要能记录经费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生成经费使用报表,让财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清楚经费的使用状况。
3 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应用模式
(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
在项目申报阶段,平台能让申报人员在线填写资料,系统自动检查资料是否完整,比如项目申请书的格式对不对、附件有没有上传,管理人员在平台上就能审核申报信息,不用来回传递纸质文件。项目执行时,平台把任务拆解成不同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时间节点,科研人员完成任务后在平台更新进展,平台用进度条或者时间线的形式展示整个项目的推进情况,要是哪个任务进度慢了,平台会提醒相关人员。项目结题时,平台能自动汇总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像经费使用明细、成果产出情况等,生成结题报告初稿,减轻人员整理资料的工作量,而且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都存在平台里,方便后续查询和追溯。
(二)多维度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
多维度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平台能从不同角度分析科技项目数据,比如从时间维度看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速度,哪个阶段花的时间多,哪个阶段效率高;从经费维度分析各类支出占比,看看设备采购费、人员劳务费等分别占多少,有没有超预算的情况;从人员维度统计不同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的时间和贡献度。这些分析结果用不同的图表展示,时间维度用折线图,能清楚看到进度变化趋势;经费维度用饼图,直观显示费用构成;人员维度用柱状图,比较不同人员的投入情况。用户通过这些可视化图表,不用仔细看大量数据表格,就能快速发现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比如经费支出异常或者人员分配不合理,然后采取措施解决。
(三)协同管理应用
平台有专门的协作板块,科研人员可以在上面发布任务进展、提出问题,其他相关人员能及时看到并回复,比如研发人员遇到技术难题,在平台上提问,技术专家可以在线解答,不用开很多会讨论。管理人员在平台上能分配任务,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完成时间,还能查看多人协作任务的进展,比如多个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平台能显示每个人的完成部分和整体进度。另外,平台支持文件共享,项目相关的文档、数据都上传到平台,大家随时下载最新版本,避免因为版本不同导致工作出错,这样一来,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更顺畅,项目推进效率也能提高。
4 结束语
可视化平台的应用重构了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使信息更直观体现出来。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数据分析深度,创新智能预警功能,推动项目管理向智慧化方向升级,为科研创新注入持续动能。
参考文献:
[1]杨扬,马晓华,杨放,等.基于数据可视化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1):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