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简析县区文化馆如何做好基层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

作者

龙海娇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文化馆 653200

摘要:红色革命文物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县区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基层机构,在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县区文化馆如何做好基层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通过分析当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馆;基层;红色革命;文物保护

引言:红色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县区文化馆作为地方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职责。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文化馆文物管理基于本县域内的多处红色革命遗址,对红色革命文物进行保护,并深入思考。

一、文化馆在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现状与挑战

(一)保护意识不足:历史记忆的淡忘

放眼全国各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一些文化馆过于追求现代化、时尚化的文化展示,忽视了红色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使得一些珍贵的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被遗忘的风险。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红色革命文物在保管、展示、修复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疏漏,造成文物损坏或流失[2]。很多县区文化馆在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淡薄。

(二)保护经费不足:经济压力的束缚

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持文物的维护、修复、展示以及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县区文化馆经费有限,难以承担如此庞大的开支,很多红色革命文物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和维护,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岁月的侵蚀中逐渐消退。经费的短缺事限制县区文化馆在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使得保护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3]。

(三)保护技术落后:科技发展的滞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技术更新的挑战。在文物保护领域,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能够更精准地记录、修复和展示文物。然而,县区文化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无法引进这些先进技术,导致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低效的方式上,影响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阻碍了红色革命文物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4]。

二、文化馆如何做好基层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

(一)提高保护意识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也让县区文化馆成为了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责任主体。峨山县文化馆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红色革命文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红色革命文物保护过程中树立保护观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方针为主导,进一步提升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力度。

截止2024年11月,峨山县区域内共有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9处:峨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化念革命烈士纪念碑、觅池冲滇中地委办公旧址、峨山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旧址、甸中革命烈士墓群、文山老村护粮抗匪旧址、峨山文庙(峨山中学旧址)、峨山起义武装革命活动旧址。在保护过程中,峨山县文化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深入了解红色革命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明确自己在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向公众普及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保护职责,确保每一项保护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一项保护措施都能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加强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得红色革命文物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另外,峨山县文化馆还积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红色革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保护能力和水平[5]。

(二)加强资金投入

峨山县文化馆通过提交项目申请、参与政府招标等方式,积极争取更多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这些资金用于红色革命文物的修复、维护、展示和宣传等多个方面,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除了政府资金外,也尝试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红色旅游项目、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影响力,开展公益性的文物保护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参与。在加强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文物保护资金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三)提升保护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提升保护效率与准确性的重要途径。未来,峨山县文化馆也计划利用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对红色革命文物进行高精度、全方位的数字化记录。这种记录方式能够精确捕捉文物的形态、纹理等细节,为后续的修复、展示和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通过数字化保护,实现对红色革命文物的精准管理,有效防止文物的损坏和流失。除了数字化技术,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先进的保护手段。例如,采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材料和技术,对红色革命文物进行科学的维护。这些材料和技术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文物的原始风貌和历史价值。

(四)推动活化利用

在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方面,峨山县文化馆曾配合地方文旅局共同挖掘红色革命文物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资源,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线路。结合着玉溪全市各县(市、区)各党支部的主题党日、参观学习,以及孩子们的红色研学等,这些线路将觅池冲滇中地委办公旧址、峨山农村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旧址等多个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串联,让游客在游览中全面了解地方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在活动中,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提前准备导游讲解、互动体验等服务,让红色旅游成为一次难忘的红色文化之旅。旨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孩子们等人群能在参与中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县级文化馆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相关部门要增强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技术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活化利用力度,切实做好基层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侯秀丽. 陕西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信息可视化界面设计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24.

[2]杨桂花. 荔波县革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调查研究[D]. 贵州民族大学, 2024.

[3]刘怀英, 张舰木. 深挖红色资源 在保护传承中赓续红色血脉[N]. 广元日报, 2024-04-11 (004).

[4]张文芮. 昆明市红色文物融入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路径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24.

[5]陈胜.广元抢救性保护川陕苏区时期红色资源对策研究[J].长征学刊,2024,(02):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