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大单元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究

作者

刘义瑶

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引言: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推动学科融合发展重要途径,小学音乐学科作为审美教育重要载体,其丰富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为跨学科整合提供广阔空间。音乐大单元教学突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通过主题贯穿实现知识体系化、能力系统化培养。探究聚焦小学音乐大单元中跨学科整合实践探索,期望能够构建科学整合模式探索有效实施策略,建立合理评估体系为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构建音乐大单元中跨学科整合模式

音乐大单元跨学科整合模式构建需遵循学科本质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音乐核心素养为本位,通过主题引领方式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先应明确音乐大单元主题,选择具备丰富文化内涵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主题作为整合核心,例如四季变化主题联结语文中季节描写诗词、美术中景色绘画等内容,其后梳理各学科知识点找寻内在联系,建立知识地图形成网状结构而非简单叠加。创设有意义情境作为整合载体,如民族音乐单元通过非遗文化节情境整合历史文化背景、地理分布特等,同时注重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结合,既关注学科间宽度联结又注重单一学科深度挖掘。最后强调真实任务驱动设计综合性表现项目,如音乐剧创作既包含文学剧本、音乐创编等多学科内容又能激发学习内驱力。

构建科学合理整合模式还需重视教学资源整合与学习环境创设,多元化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料、音像素材等需进行系统分类与重组,按照知识脉络排列形成资源包。学习环境则包括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双重维度,前者如创设音乐专用教室、跨学科主题角等,后者如营造开放包容氛围、鼓励跨界思维等。整合模式还应关注课程目标一致性,即各学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间相互支持而非相互冲突,教学进程协同性即各学科教学内容投放时机需合理安排,评价标准融通性即建立适应跨学科学习特点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架构合理安排教学时序,优化学习路径,形成既保持各学科独特价值又促进知识融会贯通整合模式,为后续教学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音乐大单元中跨学科整合策略

音乐大单元跨学科整合教学实施需采取多样化策略,确保整合过程自然流畅且富有实效,情境创设通过构建贴近生活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探究围绕核心问题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思考解决方案,项目驱动通过设计综合性任务促进多学科知识应用,合作学习组织不同特长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鼓励知识互补与能力互助。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支持者与组织者多重角色,需加强学科间协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关注活动体验重视学习支架搭建,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学习反思。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设丰富学习场景激发学习动机,搭建知识桥梁促进学科融合,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自然习得其他学科知识技能,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

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为例,应当从多维度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先将歌曲置于感恩师长主题情境中,结合语文学科中感恩类文章《想念师恩》共同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师生情谊,联结美术学科请学生绘制心目中尊敬老师形象,表达感恩之情。再通过数学学科测量时值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比例关系,同时融入品德与社会学科,组织寻访我身边好老师活动采访记录老师工作点滴,还可以结合科学学科探究歌声传播原理,制作简易扩音器增强演唱效果。课堂实施中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温暖旋律,分享对老师感谢之情,然后引导学生学唱歌曲体会歌词意境,表达真挚情感,接着组织小组合作创编歌曲新歌词表达对老师新感受。随后请学生设计感恩卡片,结合歌曲内容写下感谢语,最后举办感恩老师主题音乐会综合展示学习成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估音乐大单元中跨学科整合效果

音乐大单元跨学科整合教学评估需建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记录学生学习轨迹,采集学习表现证据如课堂观察记录、学习档案袋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可量化学习成果又重视难以量化情感态度体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构建多主体参与评价机制如学生自评反思表、小组互评量规等,学科内评价与跨学科评价相结合,既考察音乐专业能力又关注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知识理解维度、技能应用维度等,评估实施需注重实证性与发展性原则,收集充分证据支撑评价结论引导学生明确优势不足,调整学习策略促进持续进步。具体实施可以采取项目评估法、表现性评估法等,通过科学合理评估机制全面客观反映跨学科整合教学成效,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以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茉莉花》跨学科整合教学评估为例,应当构建综合评价框架,知识融合层面通过思维导图检测学生对民歌特点、江苏地理环境等跨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技能表现层面设计江南风情主题汇演,评价学生演唱《茉莉花》技能水平、江南水乡绘画能力等。情感体验层面采用情感日记方式,记录学生对江南文化审美感受与民族自豪感,思维发展层面组织茉莉花文化传播策划活动,评估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参与层面观察记录小组合作完成茉莉花文化展览过程中角色担当与团队协作情况。评估实施采取多元证据收集方式,包括建立《茉莉花》学习电子档案袋收录歌曲演唱录音、民歌改编作品等,开展茉莉花文化使者评选活动综合考查学生表现,进行学习体验访谈了解学生对跨学科学习感受。通过这些评估活动能全面反映学生在音乐审美、地理认知等方面综合素养发展状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目标。

结论:小学音乐大单元跨学科整合教学实践表明,科学构建整合模式、灵活实施整合策略、全面评估整合效果构成完整实践体系。通过主题引领、资源整合等方式建立知识联结网络,借助问题探究、项目驱动等策略促进学科融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习成效。此类教学方式不仅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通,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习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 赵妍 .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 [C]//2024 年教育创新与经验交流年终研讨会论文集.2024.

[2] 张洪姐 . 小学音乐教育中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新课程 ,2024.

[3] 罗美云 . 小学音乐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 [J]. 2023(2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