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
邹海强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51608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生活情境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的意义、现状及创新路径,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
引言
当下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以前所未有的改变,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它包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初中数学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教学目标并非仅仅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数学情境教学概念阐述
情境教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按照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创造出有趣而有挑战性并且有意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们去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要设计出各种类型的情境,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特别是情境教学与数学内容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现实感知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情境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一般更容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通过创设不同的购物、旅行、运动等具体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内容,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思考、验证等空间,从而达到同步培养核心思维和能力的目的。
2初中数学情境创设现存问题分析
2.1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脱节
情境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但是有些老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创设的情境与数学知识联系不大,甚至出现脱节的情况,这样的创设情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干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情境创设手段单一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些教师只是用一种或者几种固定的情境创设手段,使得情境创设手段单一,缺乏创新,这样的情境创设很难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手段,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3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创新路径探索
3.1加强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
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要依靠教师基于教学展开持续性的积累与更新,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提取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模式,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积极构建生活素材观察日志,把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生活场景同数学概念进行关联,比如在统计与概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一直对班级学生的运动会参赛数据加以记录,并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成绩分布特点形成教学案例。而且,教研组凭借集体备课机制达成资源开发合力,每周定时举行生活情境教学专题研讨,针对“方程与不等式”这类内容模块,老师们轮番展示各自创作的家庭旅行预算规划,教室绿植养护方案之类的教学设计,经集体修改打磨成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包,涵盖学情分析框架,典型问题设计以及差异化实施建议等内容,极大改善了资源开发效率。
3.2创设游戏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嵌入游戏,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解方程这个例子上来说,设计一个迷题游戏让学生找出答案,在一个迷题的游戏里教师可以设置几个迷题,这几个迷题都包括了解方程所需要的知识,从一个冒险的故事出发,学生们需要解开这个故事背后的秘密才能获得宝藏,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教学氛围里,学生们能够激发求知欲,在解迷题的过程中培养起自身的逻辑思维。
3.3优化课堂组织与管理策略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重视构建严密的任务链路,把生活情境和数学概念做教学化处理,就拿平面几何教学来说,教师用“社区健身器材维护”项目做例子,设计出“器材结构观察—几何特征提取—稳定性实验—优化方案设计”的阶梯式探究路线,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成果标准,保证学生思考顺着概念搭建的轨迹有序开展,教学开展期间,教师采用动态分组手段,按照前测成绩把学生分成异质小组,指定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里承担不同的任务,比如负责数据收集,模型搭建,方案验证等,还设立起组间相互评价机制,既最大限度地维持探究活动的秩序,又促使学生深入合作。教学节奏精准把控要靠教师构建起多维度的调控体系,把预设和生成融合起来,教师在情境导入环节可双线任务并行,既布置指向核心概念的引导问题,又留出个性探究空间。
3.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机制的革新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规律,形成动态化,结构化的观测体系,把学习过程的关键要素变成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拿统计概念的教学来说,教师团队研制的过程性评价工具借助三级观测维度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在收集数据的时候设置“信息源可信度验证”,“样本选取科学性”等观测点;在分析图表的时候加入“变量关系识别准确度”,“异常数据处理能力”这类评估指标;在得出结论的时候着重考察“现实意义阐释深度”,“模型应用适切性”。这些评价指标既看重知识的把握,又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评价主体的协同效应通过制度化的程序加以加强。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既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回应,强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营造多样的游戏情境、改善课堂组织与管理、创建多元评价体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还能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应用,既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也给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筑了牢固根基。
参考文献
[1]潘金城,王华.“情境—问题”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2(13):41-44.
[2]金生顺.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8):52-54.
[3]张定强,张元媛,王彤.数学情境教学:理解现状与增润课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