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创新实践

作者

阮芳琴

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524057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迅速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写作教学也迎来了变革的新契机。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写作评价在科技赋能下正经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共性走向个性的升级转型。人工智能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灵活、可视等优势,为破解传统作文评改模式的时间成本高、视角局限性强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成为推动写作教学变革的" 新引擎"。

一、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价值维度

(一)突破评价效率瓶颈,释放教学创新活力

传统的语文写作批改评价工作,通常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以一个30 人的班级为例,如果每人一周写一篇500 字的作文,教师需要阅读15000 字,并逐一标注错别字、语法问题、结构逻辑等。这种机械化重复劳动,不仅降低了教师工作效能,更挤占了备课研讨、个别辅导等高价值教学活动的时间。例如,DeepSeek 系统能够在 10 秒内完成一篇 500 字作文的语句逻辑分析和错误标注,批改效率是人工的 10 倍以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就能投入更多精力优化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二)实现多维精准诊断,提升评价科学水平

语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涉及词汇、句式、结构、逻辑、想象力、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传统的人工评价受限于主观经验和认知局限,往往很难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全面客观的诊断。而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涵盖多个维度的写作能力分析模型。例如, 系统不仅能分析文章的字词使用、句式变化、衔接过渡等语言层面的特征,还能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刻画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证逻辑、结构完整性。教师和学生由此可以直观看到一篇作文在词汇丰富度、结构完整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得分,客观认识优缺点,有的放矢地改进[1]。

(三)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因材施教实践

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点、学习风格、接受能力都存在差异。一份统一的作文评语反馈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人工智能则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学生写作数据,利用用户画像、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多维度刻画和动态跟踪。在此基础上, AI 系统可为每个学生规划个性化学习任务。例如, 对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会推送词汇积累、语法训练等任务;而对逻辑思维欠缺的学生,则会提供随机构思维导图或论证结构练习。这种 " 千人千面 " 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让每个学生的写作潜能都能得到充分激发和精准指导,从而走向更高水平。

二、人工智能支持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实践路径

(一)形成智能批阅体系,提升评改工作效率

智能批阅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语文写作评价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以DeepSeek 为例,该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对学生提交的电子作文进行快速扫描和结构化解析,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对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缺失等形式问题的精准识别和标注。同时,AI 还能根据海量优秀作文语料库,对文章的用词、句式、段落组织进行评估打分并给出优化建议。这一切过程全自动完成,无需教师介入。教师只需将作文上传给 DeepSeek,即可查看每篇作文的批改详情和优缺点反馈,再结合自身专业判断进行必要的修正补充,最后将结果发送给学生。借助 DeepSeek,教师从繁琐的基础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批注特色见解、激发写作思维、引导价值引领等深层次指导中[2]。

(二)构建多维评估模型,实现全面能力诊断

DeepSeek 在设计智能批阅系统时,从词汇、句式、结构、逻辑、创意五个维度构建了写作能力评估模型。其中,词汇维度重点考察学生的用词准确性、丰富性、术语应用等 ; 句式维度着眼于长短句搭配、修辞运用等语言表达能力 ;结构维度关注文章开头、主体、结尾的谋篇布局; 逻辑维度挖掘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过渡衔接 ; 创意维度则试图捕捉文章的新颖观点、巧妙构思。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在不同维度的表现,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教学,补齐短板,激发特长。相比过去笼统的”分数”评价,这种多维诊断能更精准地把脉学生写作素养,为后续教学诊改提供可视化抓手。

(三)设计差异反馈机制,满足个性发展需求

语文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因人而异的过程。同一年级学生的写作起点和进阶路径往往大不相同。对此,DeepSeek 在智能批阅引擎中设计了个性化反馈机制。具体而言,系统会自动识别学生作文在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例如 " 错别字频现 "" 句式单一 "" 主题偏离 " 等,并从反馈语料库中匹配浅显生动的提示语,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学以致用。而针对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系统则给出 " 丰富多彩的词汇运用值得表扬,建议进一步尝试从多角度立意 "" 巧妙利用排比句,使行文气势磅礴,可尝试再穿插比喻修辞丰富文章色彩 " 的个性化评语。这些评语多源自教师集体备课探讨,调理成趣味生动的口吻 [3]。教师还可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在系统中手动编辑优化评语,使之更贴近学情,做到真正" 一人一方"。

(四)建立数据跟踪体系,促进持续进步优化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诊断问题、分析原因、开展教学、检验成效中形成闭环。DeepSeek 的写作评价数据恰好可为精准诊断和系统优化提供依据。dan 例如,李雷同学七年级第一学期作文中," 华而不实 " 的词藻堆砌频现,到第二学期," 书面语、口语、方言" 穿插使用初见功力,再到八年级时期,善用名句名言论证观点日臻成熟。基于学生成长数据,教师便可因材施教—对进步明显的学生予以鼓励表扬;对出现" 瓶颈期" 的学生,有的放矢查找原因,继而 " 对症下药 ",推送范文学习、思维拓展训练等任务单。汇总班级整体成长数据,还能形成教师评课、说课的 " 锦囊 ",在集体备课会上交流借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结语

人工智能赋能语文写作教学评价,绝非简单的技术嫁接,而是一次理念、方法、模式的系统重塑。当前,这一变革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无论是智能评阅系统的成熟度,还是多维评估模型的科学性,亦或是个性化反馈的精准性,都有待进一步打磨优化。未来,我们还需着眼教育生态系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协同耦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完善人机协作机制,发挥彼此优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 " 术 " 的创新走向 "道 " 的升华,让 " 智能 + 教师 " 成为点亮学生语文梦想的 " 双师 " 力量,共同开创写作教育的崭新境界。

参考文献

[1] 包小平 . 人工智能与项目式学习的融合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J].读写算 ,2025,(03):52-54.

[2] 倪景兴 . 人工智能环境下初中语文学科个性化学习实践研究 [J]. 青海教育 ,2024,(Z2):55.

[3] 柳旭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5,(0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