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资租赁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案例分析

作者

程威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引言

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贡献了 5 0 % 以上的税收、 6 0 % 以上的 GDP、 70 % 的技术创新、 8 0 % 的城镇就业以及 9 0 % 的企业数量,其发展直接关乎经济民生。然而,融资难题始终制约着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本文以北京某印刷企业为案例,研究发现融资租赁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凭借其灵活性和适配性,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特别是通过售后回租等模式为企业设备升级提供支持。案例证实,融资租赁不仅解决了传统融资渠道难以覆盖的需求,更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研究建议,应进一步发挥融资租赁优势,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以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这一国民经济重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1 案例背景

本文聚焦于一家位于北京的中小微印刷企业,该企业拥有员工 70 人左右,主营书籍、教辅印刷业务,凭借精湛工艺和高效服务,长期为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多家知名出版社提供印刷服务。市场竞争加剧促使该印刷企业亟需业务升级,包括拓展产品线、引进先进设备和补充流动资金。但企业现有银行借款已达 480 万上限,传统融资渠道受阻,银行授信额度耗尽,民间融资成本过高,资本市场门槛严苛。在此背景下,融资租赁凭借其灵活特性成为破解融资困境的最佳方案。

2 融资租赁概述

融资租赁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一种融资方式,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融资租赁主要分为五种模式,其中最长使用的就是直接租赁以及售后回租。直接租赁指出租人按承租人要求购置设备并出租,适用于资金不足但需新增资产的企业。售后回租指企业出售自有资产后回租,实现资产变现与持续使用,常见于航空、印刷等重资产行业。除外,融资租赁还包括杠杆租赁、转租赁、结构化租赁。

融资租赁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补充渠道,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其灵活的还款方案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通过匹配设备技术周期与使用年限,帮助企业规避技术迭代风险,降低设备更新成本;最后,直接连接供需双方的模式减少了交易环节,显著降低交易成本。相比传统融资方式,融资租赁更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

3 方案设计

该印刷企业通过系统测算,明确了资金缺口,选定了折现后价值 300万印刷设备作为 4 年期租赁标的,采用等额本息支付(利率 6 . 9 % ,保证金 10 % )平衡现金流。双方经过设备评估、定调、保险投保等风控机制后快速签约,租赁公司及时放款确保设备到位。项目实施中保持密切协作,最终通过售后回租模式实现三重效益:设备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现金流结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效应及评价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手段,对印刷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从经济效益、财务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三个方面探讨融资租赁对印刷企业的作用。

4.1 经济效益

印刷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引进先进设备实现了多重效益提升。首先,新增设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并增加产量;其次,分期支付方式避免了设备购置的大额初始投入,同时新设备降低能耗和材料损耗,双重优化了成本结构;最后,灵活的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引进多样化设备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拓展印刷工艺和业务范围,有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2 财务效益

融资租赁为印刷企业带来三方面财务优势。其一,表外融资特性避免增加企业负债,优化资本结构;其二,分期支付模式有效分摊设备成本,缓解现金流压力;其三,按时履约支付有助于建立良好信用记录,为未来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3 市场竞争力

融资租赁助力印刷企业实现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显著提升印刷精度和产品一致性,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扩大生产规模满足更多客户需求,巩固并拓展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先进设备的引入直接彰显企业技术实力,有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5 挑战与对策

5.1 问题与挑战(1) 信息不对称风险

融资租赁服务中小微企业时面临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企业财务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租赁公司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加之部分企业缺乏信用记录,进一步增加了风险评估难度。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提高了审核成本,更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从而提高整体业务风险。

(2) 租赁利率波动风险

融资租赁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其成本与市场利率直接挂钩。中小微企业采用该模式时需承担利率波动风险,尤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波动加剧可能导致租赁成本上升,显著增加企业经营压力。

5.2 应对策略

(1) 加强市场调研与风险评估

面对信息不对称风险,融资租赁公司可以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征信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中小微企业信息。同时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信息披露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

(2) 建立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针对租赁利率波动风险,租赁公司需密切关注市场利率的动态变化,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金融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中小微企业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前,应深入了解租赁利率的构成和变动机制,同时也可以与租赁公司协商制定弹性的还款计划,共同确保融资成本可控。

6 结论

融资租赁作为中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通过设备融资和技术升级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案例分析表明,其成功关键在于租赁公司的定制化服务与政府政策支持,但也面临信息不对称、利率波动等风险。建议中小微企业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降低信用风险;二是深入了解租赁产品特性,选择匹配的融资方案;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政府、租赁公司和企业三方需协同发力,通过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优化产品设计、加强政策引导等措施,共同推动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小微企业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培卿 . 融资租赁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策略分析 [J]. 陇东学院学报 ,2024,35(04):61-65.

[2] 贾 荣 . 融 资 租 赁 支 持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问 题 研 究 [J]. 时 代 金融 ,2017,(11):146+151.

[3] 周淑慧 . 论融资租赁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J]. 商场现代化 ,2006,(32):169-170.

[4] 林栋 . 鼓励融资租赁行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N]. 河南法制报 ,2024-03-28(002).DOI:10.28367/n.cnki.nhnlr.2024.000419.

[5] 杨芳 . 滨海新区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 : 金融租赁及其税收支持 [J].特区经济 ,2011,(02):73-74.

作者简介:程威(200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