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点带面”带动片区活力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作者

李晏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各个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多种产业片区或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片区、金融产业片区、交通科技产业片区、软件园等服务于各个产业的区域。

最新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随着成都市十四五规划的出炉,2021年底政府提出优化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在之前的十字方针基础上,做优做强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随后政府将这种顶层设计向中微观层面落地,提出了成都市24个重点片区建设项目集群,而在此前提下,结合国内外实践,我们提出:结合片区产业特征,创造片区特有文化IP,围绕IP,以文化为主导(即COD模式)进行片区活力品质提升,以点到面,达到活化片区,提升片区附加价值的目的,最终形成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片区。

二、活力与片区现状

(一)什么是“活力”?

论提升片区的活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活力”。“活力”意味着旺盛的生命力。1943年,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人的生存及生活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物质性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美国城市规划师及作家凯文·林奇认为“活力”是一个聚落形态对生态要求、生命机能及人类能力的支持程度,活力越高,对生命机能、生态要求和人类能力的支持就越高。而另一位美国社会活动家简·雅各布斯则说道,正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的城市空间拥有无限的活力。

(二)为什么需要“活力”?

目前成都市已经建设了众多产业片区,如:金牛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天府软件园、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等。而政府未来着重建设的24个重点片区具体可划分为三大类:1、城市核心商业圈;2、高附加值二三产业为主的片区;3、农业与自然文旅综合开发片区。

产业片区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特别是第二类高附加值二三产业为主的片区发展更是需要人才的集聚。

(三)现在的片区是什么样的?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探索产业片区规划、建设、投资、运营的路途上。但目前国内已经成熟的片区规划,凸显出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孤岛效应>由于区域内规划的住宅占比少,同时土地价格高昂,居住功能被挤到城市的非核心区,且区域内缺少其他社会功能,在非工作时间往往缺少活力。

<同质化发展>这一点在国内的表现尤其明显,绝大部分城市产业片区,不仅发展的产业类似,搭载的城市功能以及城市界面也基本雷同,难免“千城一面”。

部分片区已经意识到活力与文化的问题,开始在初期规划阶段考虑到片区活力的问题,植入各种社会功能空间,以此来保持片区持续的活力。但是未将文化与产业结合,深度挖掘片区产业与片区文化的内在关系,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文化内涵。

三、国内外实践

(一)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

埃因霍温,荷兰南部城市,当地发达的高科技产业使之闻名于世。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1平方公里”。

the strip,它是园区内的主要公共服务空间,长400米,每年运营方会举办数百场各种类型的活动,这为其中的工作者提供了除工作交流之外的更多交流的机会及空间。

高端设计周、艺术节、科技交流活动的定期举行,打造了埃因霍温的文化特色IP,并以此吸引众多高端人才聚集于此。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的因为税收优惠、政策补助而入驻的企业,往往不会停留太久。而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打造的关联、共享的创新性工作与生活环境,能让顶尖人才安心工作、安居乐业,这才是该园区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样开放的交流环境,创新得到了更多的鼓励。描述埃因霍温的独特竞争力——极具潜力的空间、知识和技术,以及生产制造的传统。

(二)知也图书馆及东·壹美术馆

知也图书馆及东·壹美术馆作为东部新区金融服务产业片区内的文化地标,服务于整个片区,以独特的设计、创新的营造,为整个金融园区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交流空间、文化传播途经、思想文化碰撞及创新发展的土壤。此项目也初步印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知也图书馆以独特的造型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吸引了大量普通市民去到图书馆打卡体验。

相较于知也图书馆的优雅造型,东·壹美术馆则是完全的地景建筑,最大限度的将公共公园活动场地还给城市空间,与图书馆形成对比。多处庭院的设置也为建筑空间提供了休憩、交流、冥想的场所。

知也图书馆的下沉庭院成功举行了音乐活动、设计艺术交流活动,吸引了设计新锐、园区工作者、周围居民的积极参与。

在后期业主回访中,惊喜得知,两馆项目的落成,带动了周围产业片区的招商引资,靠近两馆的一侧,商铺租金得到了提高。项目业主也在致力打造以创新设计、城市文化传承等文化特色IP。

四、片区建议——以未来医学城为例

在“三个做优做强”的24个重点片区中,针对第二类,即高附加值的二三产业片区,我们进行了横向对比与设计思考,以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为例。

(一)未来医学城规划现状分析

未来医学城作为重要建设产业片区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推动成都东进,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对标美国波士顿长木医学园区、德州医学中心、新加坡启奥生物医药园等。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以“未来医学创新与探索前沿,医教研产融合与转化典范”为规划逻辑与发展定位。结合区域选址中丘谷相依、河湖相拥、生态优渥的自然条件,结合公园城市建设,非常适宜打造宜居宜业且具有特色文化IP的产业片区。可以看出未来医学城整个片区都围绕

(二)未来医学城现存问题

从未来医学城用地规划及功能配套项目一览表中可以看到,在整个未来医学城片区规划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工作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基础的服务配套设施,但是缺少与本片区文化IP相融合的建设项目规划。

在东部新区十四五规划中,第七篇第五章第一小节中明确要加快天府剧院、天府音乐厅等重大文化设施和片区文化中心,推动成都市图书馆东部新区分馆落地,打造具有新区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文化展示空间和文化新地标。但些属于行政区划的文化建设内容,对未来医学城片区的辐射力度明显不够。

目前规划设计中,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依然与普通高科技园区同质化明显。且产业区集聚效应依然较为明显。居住区及工作区依然较为泾渭分明。居住区与产业区之间未置入多种生活、文化类空间,缺少24小时功能区域,可能会造成产业集中区域人流潮汐化现象。

(三)片区建议——POD建设模式

未来医学城依山傍湖,片区规划中整个片区面向三岔湖,横向规划一条宽阔景观横轴,划分开研究区、教学区、医疗区和生产厂房区。三条纵轴则联系三岔湖景区及横轴,并将片区研究区、教学区、医疗区再次进行划分。四条景观轴的设置,将整个未来医学城片区进行了合理的联系及区分。

POD,以公园建设为引导的建设模式。成都在主席的指示下,开始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道路。而未来医学城片区以浅丘为主,丘谷相依,河湖相拥,生态资源优渥,可以结合原本地形及生态做有特色的景观生态带打造。成都东部新区还将在2024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且举办场地紧邻未来医学城片区,结合园博会打造片区公园生态景观。

(四)片区建议——COD建设模式

COD,以文化产业为引导的建设开发模式。未来医学城在上位规划中就奠定了以“医+教+研+产”为重点发展产业,且引入了华西医学,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未来医疗技术医\教\研\产创新转化示范区”“最具活力医疗健康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国际化高端医疗消费目的地”。基于片区特色产业,以及创新性的产城模式,以此作为文化提炼,有意识地形成具有本片区特色的文化IP。“以医疗为核,转化为魂,产业为翼”,未来医学城片区需要以“医、教、研、产”一体化作为本片区的文化产业建设特色。在引入天府锦城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东部)医学院、国家医学中心等核心产业基础上,围绕打造具有本片区特色的文化IP,以文化建设为导向建设特色产业片区。

建议结合片区区域规划的一横三纵四条主要绿廊,建设具有医学文化展示公共空间,结合片区的POD建设,建设文化交流类公共空间,如医学博物馆、医学体验中心、医学文化中心等建设内容。甚至可以结合年轻人较为喜欢的剧本杀等流行文化,创造医学相关内容的密室逃脱、医学剧本杀等Icon。为片区内的人才提供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宣传、展示、体验的必要建筑场所空间。基础建设与产业建设相辅相成,不仅仅是形成“产+研+教+医”一体化,还要在此基础上将此片区作为医学产业宣传、医学技术交流等的窗口,对外展示。

有特色的文化IP运营,可以让产业片区特色鲜明,有别于其他产业片区。且本片区已经依托了华西医学,建造国家医学中心,华西本就是已经成熟的具有鲜明医学文化特色的大型文化IP,在已经成熟的文化IP之上运营本片区特色文化,事半功倍。

五、结语

片区活力的源泉是人,人类活动的多样性使得片区更加的鲜活。片区为人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及选择性,能触发更多的碰撞、交流与火花。而文化、艺术类区域空间的营造,串联起工作、生活区域,点缀在片区公园景观中,使得整个片区7*24小时具有活力。片区的规划建设,不应该仅仅着眼于保障基础民生、产业需求等基础建设,还应该结合片区产业特色及定位,形成片区特色文化IP,走出文化自立、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的特色发展道路,才能区别于其他产业片区。围绕片区文化IP进行文化公共空间营造,不仅能为在其中工作生活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公共空间,还可以此作为窗口,对外展示。

【参考文献】

[1] 《高科技园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初探》彭四维

[2] 《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贾璐

[3] 《天目里|城市空间运营新理念,现代商业生活新融合》微信公众号:WE我们

[4] http://www.ooeli.com/ 天目里官网

[5] 《拒绝“社恐”,这个园区太拼了!为增进人与人的交流,竟想了这些招儿》上观

[6]《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成都高新区管委会

[7]《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

[8]《成都东部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

[9]《对标先进探索创新!看天府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进化论》天府发布